2012年7月25日星期三

童年生活乐趣多

我的童年在乡下度过。在物质匮乏的上个世纪5060年代,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简单、节奏缓慢,大多数家庭都乐天知命,且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我们几个穷苦人家出身的童年玩伴,只要有的玩就可满足一整天,个个不懂得向父母要钱买玩具、买零食;也没有人向父母开口,因为开口等于是向和尚要梳子。

我和玩伴到了适学年龄,上午上学,下午就悠哉闲哉无事找事做;若是剩下我一个人在家,我就乖乖找故事书来看。那些年很少课外作业,也没人开补习班,庆幸我们生适逢时,不用补习、练琴、学电脑,所以没有功课压力。

我一个人有时会溜出去外面消磨时间,多是去篮球场看大人打篮球,那个年代小镇篮球运动蓬勃,也出了多位高手,球场上常看到一两名州手在练球。

如果没有去看球,我喜欢去屋前那条小溪捉鱼,溪水脏兮兮,混杂了猪牛粪便、家禽死尸,臭气飘扬,我为了寻求乐趣,暂且忍一忍臭味,带着畚箕赤着脚在水中寻找鱼儿踪迹。

捉豹虎也是童年不可少的户外活动;曾有段时期,我拥有只豹虎王威风一时。这只每次战无不胜,愈战愈勇,牠带给我无数荣耀和欢乐。

童伴其中一个是神射手,他射麻雀奇准,不知在他无情拉士德射下的麻雀死伤有几只?

我有时看到他射下的受伤麻雀躺在地上与死神挣扎时,心中就痛苦万分,这种残忍玩意一点都不好玩。
在没有电动玩具、LEGO、手机、电脑(游戏)的时代,村童的童年生活不单调、寂寞。我们的玩意儿多样化,全部无需花分文,所有的材料俯拾皆是,取之不尽。

马刹是普遍的游戏,玩法少不了煮饭烧菜,相信没有一个孩子没玩过;抛石子,只要有5颗小石子就可玩一个下午;跳屋子是在地上画十字格,一格代表一间屋,看谁占领屋子最多?

此外,还有玩玻璃弹珠,日历当纸钞,汽水瓶盖、橡胶圈都可以当玩具,我有时在马路上见到这些,就会拾起来当作宝。

这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童年生活写照,这些童趣,今天电子时代的城市儿童,是享受不到的,所以我说,我们活在那个时代,是幸福的一群。

  原载   南洋商报 《商余》  21-07-2012

没有评论: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