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星期二

我在土库睡觉

我从事车辆零件业30多年,从少年做到中年,现在是退隐江湖了。回想起以前多姿多彩的打工生涯,有些回忆是甜蜜的,有些是苦涩的,有些想起来泪水跟着流出来。

最不堪回味的是学徒时期,当中我们同事曾组织职工会,就是不满老板无理剥削员工的权益,我们要藉工会力量争取到应享的福利和合理的待遇。

说起不合理的待遇,真的是罄竹难书,我们学徒过的是“非人生活”,每天做牛做马从早做到晚;但是,付出的劳力得不到最起码的回馈。

学徒每天要出去找货,就是顾客需要某种零件时,刚好店内已无存货,就得向同行暂时补货,这项找货的任务就由学徒去进行。

当时我和同事最喜欢去取货的地方是英文字母“T”开头的车辆总经销的土库,在向其货仓购买零件时,需排队经繁文缛节的程序才能取到货,在这长时间等待过程中,最快也要花费一两个小时,我就乘机在柜台前的长椅上躺下找周公去。

不是我要偷懒,我每天都操劳过度致体力透支、每晚睡眠不足。白天一整天在市区道路上奔走,受烈日曝晒是难免,常被雨水淋出病来不足为奇。公司每晚都开夜工,加工至10点、11点,甚至半夜是等闲的事,晚晚都疲惫不堪,苦不堪言,隔天一早天未亮又要爬起床。

同事也和我一样,来到此土库交上订货单后,二话不说就迳自躺下,几乎没有一人不想睡,也不会不马上入眠,因为我们实在是太累了。

这间品牌车辆零件的授权销售土库,其柜台生意每天门庭若市,顾客人来人往,目睹我们在工作时间在光天化日下大作美梦,是常客早已见怪不怪,是稀客初次见到感到好奇,有的视若无睹,有的摇头叹息。但是他们不知道我们工作背后的痛苦、辛酸。

不必多说,我曾有几次骑着摩托车,在繁忙的道路上边走边打瞌睡,就是夜晚不够睡、精神恍忽的结果,小命差点就命丧在车轮下。

(注):土库:即某种品牌授权的总代理、总经销商。

   刊登于  光华日报 《新风》   28-03-2011

2011年3月25日星期五

糖和盐

糖和盐都是白色。如果不试味道,有些人会傻傻分不清楚哪是糖哪是盐?

曾听过一则笑话,有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新娘子,第一次冲咖啡给家翁喝时,对夫家厨房环境不熟,不知各种“罐罐”摆放的位置,误把盐当是糖,结果闹出了笑话,家翁喝到的是杯咸咖啡。

我离开学校后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杂货店打工。开始时对杂货名称有些熟悉有些不知道;首几天老板娘有教我怎么样售货,接下来就要靠自己学习了。

有一次有一个家庭主妇来买盐,我就把“盐”包好后交给她,她接过后付了钱一声不响回家去了。

第二天,主妇女儿到来也是要买盐,这次是老板娘接手,我在旁看了觉得奇怪,她母亲昨天不是买了盐吗?难道她们一家很喜欢吃盐,一天就把整包盐吃光了?

我看到老板娘去取盐,她不是在我昨天包盐的地方包装,这下我疑惑起来,过阵子才恍然大悟,我悄悄把昨天的“盐”抓几颗往嘴里送,果然是甜的。

刊登于  中国报《读编交流》   24-03-2011

二手零件也是原装货

在《国家汽车政策》的条款下,政府将在2015年全面落实禁止车辆二手零件入口;而在今年6月1日起,首批先被禁止入口的是煞车器、悬挂系统、方向盘、二手轮胎及半部切割车。

此项措施一旦实行,后果影响深远,将严重打击国内5千间车辆二手零件入口商、装配厂、销售商的营运,各相关行业难免受波及;同时,也会损害到车主和消费人的利益。

有鉴事态严重,车辆机械零件商总会将在近期内,号召全国相关及受影响行业、团体召开“反对禁止二手零件入口”的特别大会,大家集思广益寻找对策、将意愿传达给有关当局,希望政府能全面重新检讨并撤消此条款。

据贸工部官员的说法,当局是考虑到交通安全、顾及道路使用者的生命,以及环保问题才实施此措施。实际上,入口的二手零件都是拆自还可行驶的车辆上,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或许很多消费人不知道,来自日本欧美的二手零件其实也是原装货,只是这些国家的车辆碍于交通安全管制严格,很早就淘汰认为是“超龄”的车辆,所以其零件品质和全新的原装货没有分别,有的外表还是完好如初,性能操作如常。

说到环保问题,贸工部官员或许是误解了,其实使用二手零件不是生产废物、制造垃圾,而是物品再循环,是非常环保。
很遗憾的,政府忽视了禁止车辆二手零件入口后果的严重性,一再罔顾业者的诉求和心声,一意孤行强制实行。笔者期望藉此特大的成功召开,政府能顺从民意、改变初衷,撤销此实必会引起公愤的措施。

    刊登于  南洋商报 《言论》    24-03-2011

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

人命贱过摩托车

他很早就踏入社会谋生。年少时在一间规模宏大的商行当学徒,自食其力。

当年当学徒不好当,工作繁多、包山包海,非常辛苦,又常受顾客的气,和老板无理的责骂。

他每天都在繁忙的马路上奔走,乘坐挂上“L”牌摩托车穿梭车辆与行人间。那时期公司里几乎每个同事都有过交通意外,发生车祸可说是家常便饭。

一日午后,他从外面一拐一拐回到店里,长裤擦破了几个洞,手臂沾满鲜血,脸颊有伤痕,同事见到都关心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几个顾客好奇的问长问短。

老板从办公室走出来,一见到他就以责备的口吻骂道:
“刚才XX巴士公司打电话来,说你送的零件还未送到,他们巴士正等待开跑,你究竟跑去哪里?”

“零件半路丢了。”他一脸无奈。

“丢去哪里?”老板大声问道:
 “摩托车后面被卡车撞倒后,我翻落在马路上,零件不知滚动去了哪儿?”

“那你为什么不去找回来?”

“我爬不起来 · · · · · 我受伤了。”他强忍住泪水流出。

“那摩托车有损坏吗?”老板关心的是摩托车。

“摩托车撞烂了,不能行驶,我推着回来。”他声音开始沙哑。

老板这时大动肝火:“摩托车的修理费就从你这个月的工钱中扣出!”

“ · · · · · · · · ”他一时无言以对,手臂上还有血水流出,他也不想抹干,就任由它一滴一滴滴落在地上 · · · · · ·  。

这时,他忽然悲从中来,赶紧奔去后面冲进厕所,在里面放声大哭,因为他想到,他的人命竟不如一辆摩托车 · · · · · · ·

    刊登于 光华日报 《新风》    11-03-2011

2011年3月8日星期二

屁股開個洞

今早太太在洗衣時,突然向在閱報的我喊道:“小舟,你的屁股開了個洞!”

“屁股開了個洞?”我聽後一頭霧水,蓋每個人的屁股原本就有個洞,莫非現在我有兩個洞?

“甚麼屁股?”我問道。

屁股在我身上好好的,怎會無緣無故多出一個洞?

原來太太心直口快,錯把褲子說成屁股,害我虛驚一場。

其實,這不是第一件,之前已有兩三件短褲,穿沒多久後面就穿了個洞,而且都是在相同的位置。

我當然知道,穿出洞的原因,是我每日兩次“坐”下樓,褲子和樓板磨擦造成的。

上樓容易下樓難。每天早上起身、下午小睡後,我不能“走”下樓梯,因扶手方向倒反,只能以屁股撐身體一級級“坐”下來。

褲子與樓板天天磨擦,褲後布料漸漸薄了,沒多久就破了洞。

開始“坐”下樓梯的初期,因病後不久臀部還未完全長出新肉,那種坐骨與硬繃繃的木板貼身磨擦的疼痛,至今回想起來仍有餘悸,也明白了褲子為何破損。

“扔掉它吧!”太太說。她認為有破洞難看死了。

我接過短褲來看,發覺布料還好,若有個小洞就把整件褲丟棄,未免太浪費太可惜了。

“把它收起來,我還可以穿。”我說。

在家裡,八月十五穿洞沒外人看見,不會難為情;現在是短褲開了個小洞,補一補就解決了。

只要足不出戶,在家裡穿一樣可以大搖大擺出入廳堂,外人一樣沒看見。

星洲日報/副刊星云《幽默文学》‧2010.11.06

2011年3月6日星期日

蜗牛的家

我是只蜗牛。我一出世身上就背驮着间屋,也是我的家,无论爬到哪里,家就搬到那里。

我每天都在搬家,为三餐温饱,我多喜欢选择在菜园定居。

居者有其屋。我一生不须为家居烦恼,不须供屋期、不须打扫屋子、不须费心思布置屋内的装潢、不须还地税。

我的家可以挡风遮雨,但外壳是脆弱易碎,遇到硬物撞击就会家破身亡,或受重伤。

有些顽童喜欢把我族类当玩物,捉到同类时,随手往地上用力一丢,我们就会粉身碎骨;所以一见到顽童靠近时,我就赶快找地方躲避;但是我无论爬得怎样快,都是寸步难移……

我常想,如我身上的壳如乌龟壳一样坚硬,就不怕那些顽童捣蛋,不怕被车辗过,不怕菜农把我当出气筒(我曾偷吃菜园的菜,农夫一见我就要我死无葬身之地)。

有时我爱躲在家中静静沉思,为什么有些人类每天匆匆忙忙到底为了什么?人类应该向我族学习慢活。慢活是另种生活方式,不必快不必赶,从中也能体会出活出的意义,和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人类不是有句成语:“欲速则不达”?就是劝导人类,做任何事不要一味想快,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

    刊登于 南洋商报 《商余》   04-03-2011

2011年3月5日星期六

青春悲歌

人过了30岁,青春就所剩无几。我也曾有过青春,我青春的岁月是首悲歌。

18岁那年,为了寻找一份理想职业,就百里迢迢来到吉隆坡展开人生之旅。

在峇都律落脚后,开始了一段辛酸的学徒生涯。

我是在一间车辆零件商当学徒,每天工作大部份是送货找货;送货是把货品送去修车厂或巴士公司;找货是顾客急需某件零件,刚好店内无存货时,就得向同行取货回来卖给顾客。

每 天骑着铁马顶着大太阳穿梭隆市各大街小巷,人被晒得又黑又亮,而且在马路上常常发生意外,我曾有几次小命差点被收拾。学徒工作时间长到你无法想象,即从早 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11、12点,我们学徒曾有多次赶工至凌晨的纪录;同时超时工作全是为老板“免费”做的,没有一分一毫的津贴,甚至礼拜天或公共假期也 不能休息。

或许你会问,如此苛刻的待遇,为何不早点不干呢?这其中当然是有原因。

学徒学工的目的是要学会、认识零件的名称和用途。而在这间号称全马规模最大的零件商店打工,学货比较容易上手,因它货品齐全,各种各样的零件都能在此学习到。

我当时这么想,只要刻苦耐劳3、5年,待学成“毕业”,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我工作了3年8个月,后来获得一个机会蝉别过枝,从此脱离了苦海。

我青春大部份日子在此度过,工作虽苦不堪言,不过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学习到不少做人道理还可聊以自慰。

    刊登于  中国报 《读编交流》   03-03-2011

去叫茶冰来

“老人家”是我在零件行当学徒的其中一个老板。他人 健谈、风趣,待顾客彬彬有礼,与头手有谈有笑,对我们几个学徒则是板起严肃面孔,每天无放松在监督我们工作,一发现有什么差错就大声叱责,在顾客面前完全 不给一点颜面;但是我们知道他老人家是口恶心善,责骂过后就没事了。老虎有时要发威一下,不然伙计们都把他当病猫。

那个年代当学徒什么事都要做,工作量多时间长,除了店内工作,也要在外面奔波,如送货找货寄货,每天在烈日下曝晒、个个皮肤晒得黝黑,遇到下雨有时被淋成落汤鸡,若以“苦不堪言”来形容当时的情景实不为过。

老人家有个儿子“悌彬”,在店内任高职。我刚进入这间公司,就听闻他要结婚了。

一天,老人家交给我一叠请帖要我分发出去,这下头痛了,因我来到吉隆坡还不到两个月,对这大都会的地理环境陌生的很,街道商号没认识多少,我当时就取出其中一张请帖问老人家:
“老板,这间快捷运输公司在哪里?

“在泗岩味安全汽车行隔壁”,老人家回答。

“那安全汽车行在哪里?”我再问。

这时老人家不耐烦了,有点生气说:“在快捷隔壁!”

站在一旁的我这下子楞住了,若再追问下去,必会换来挨骂。

又有一次,老人家叱喝我一声:“阿圆,去叫茶冰来。”

我唯命是从快点去隔壁咖啡店叫了一杯茶冰。

一阵子茶冰送来了,却久久不见有人喝;这时老人家就问我,为何叫你叫悌彬来你没有叫?
什么?原来是要叫他儿子悌彬不是要一杯茶冰!

    刊登于  星洲日报 《星云》    04-03-2011

我们需要车辆二手零件

南洋商报日前有一则独家报导,随着政府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禁止二手车零件入口后,国内二手车零件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他们在无货源供应下将无法继续营业,最后可能结束生意或迁厂至其他国家。

据悉,目前有愈10家大型厂商在禁令实施前迁厂迪拜、泰国、新加坡继续发展,这将使国库每年减少百亿令吉外汇的收入。

二手车零件(俗称劏车货)虽然是属于旧货,外观也没有原装货美观,它只是稍微磨损,很多是可以安全使用(除了引擎部件),性能一样持久耐用;它能在零件市场佔有一席之地和广受车主欢迎,主因是价格方面和原装相比有天渊之别。

如果某种二手零件可以“安全”被替代,车主就无需选购价格昂贵的全新零件。如果是间拥有数十辆卡车的运输公司,每月更换零件的费用庞大,无形中可节省一笔可观的开销,同时可以减低运输成本,间接使消费人受惠。

近年来原装零件价格普遍上涨,有的涨幅惊人,这使靠车辆行走来谋生的车主是吃不消的,他们零件损坏了,全新货买不起,惟有去找二手零件来更换。

若禁止二手车零件入口,市场上现有的存货渐渐减少或售罄之后,受影响的不单是运输公司,还有旅游巴士、保险公司、二手车卖买商、修车行、卡车车主、渔船等。而牵连的层面及连锁反应极广,如影响到市场经济、工程建设、银行借贷、投资气氛等。

政府至今坚持实施这一禁令,若要禁止,应该局部禁止引擎部件才合理。一些会引起安全问题如煞车器、避震器、方向盘系统可禁止进口。据知当局在这之前没有在民间向从业商家调查和向相关行业者搜集资料、征收民意,以拟定两全方案,以致无法深入了解业者困境,便一意孤行。

要知道,这措施一旦实行,将严重打击国内5000间大小的二手零件入口、销售商不知何去何从?大部份会萎缩经营导致关门大吉,整个行业愈25万名员工失业或改行,若连其家庭成员计算在内,估计殃及150万人受影响,这可不是可以小觑,这种玩笑开不得。。


   刊登于  南洋商报 《言论》    02-03-2011

标银会趣闻

在商场上,银会是普遍存在的。商家往往会遇到欠钱用,这时就想到向银行借;但是并非每次都顺顺利利,很多时候要看银行的脸色。

转向阿癃借吗?条件苛刻、利息高,若无法按期还钱时,阿癃就会日夜纠缠,向欠债人家泼红漆、贴大字报、致电恐吓,搞得欠债人家鸡犬不宁,惶惶不可终日。

于是乎,商家要在短期内较易筹到一笔资金,就是组织银会。

话说有一对兄弟,哥哥金明,弟弟金标,他们经营的公司,招牌就取“明标”。

有一次,明标周转不灵,就向会首标到这期的银会。

第二天,就有会脚打电给会首,询问昨天开标的情形:
(以下对话以广东话进行)
会脚:“波士,请问呢期银会标咗未?”
会首:“标咗啰!”
接下去是他们“精彩”的一来一往:
“系边个标?”
“明标”
“明标几时开标?”
“标咗啰!”
“边个标?
“明标。”
明标几时标?”
“同你讲咗,标咗啦!”
“系边个标?“
“明标!”
“明标几时标?
· · · · · · · · · · · ·
这件乌龙事后来被我们几个推销员传开来,也成为我们这个圈子里茶余饭后的笑料。

注:“明”,广东话另解“还没有”之意。

    刊登于  中国报 《读编交流》    24-02-2011

明天再打来

一家四口在用晚餐,大人不想说话,小孩不敢出声,餐桌上只听到叉和匙碰撞的声音。

他和她刚刚为一件小事意见相左而顶嘴,彼此的怨气未消,现在是等谁先开口,或是退让一步说声“对不起”,才能使这僵局得以化解开来。

这时手机声响,他来不及按下接听铃声就停止。字幕显示是陌生的号码,这个电话是谁打来呢?是朋友?客户?同学?找他有什么事?可能是有重要的事情吧!

也有是打错号码。

要不要打回去呢?他在犹豫着。

她开口了:“试打一下吧!可能是认识的。”

他把线路接通了,电话另一端有人接听。
“哈啰!是你找我吗?”
“·············。”
“什么?打错?那你明天再打来。”

他一时口快说出这句无厘头的话,却惹得大家开口大笑,两个小瓜差点把饭喷出来。

笑声久久才停止,也因此解开了大人的心结。

这一餐饭,大家有谈有笑,吃得很开心。

     刊登于  中国报 《读编交流》   19/02/2011

幸灾乐祸

我年少时在学校假期里不像大部份同学可以安乐享受假期,我会自发去找些活儿来做,以赚点零钱来补贴家用,因此每个假期我都过得忙碌、充实和有意义。

我曾叫卖过面包,不过较喜欢卖冰淇淋。喜欢原因是孩子们甚至大人都爱吃,尤其是在大热天一雪桶的冰淇淋很快就卖完。

那个年代是以手提长圆形的雪桶,刚好可装满30支冰淇淋,每支售卖5分钱,每桶卖完可得到7角5分的利润,通常勤劳的话,一天可卖完2桶,算是不错的成绩。

我们几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就每天每人提着雪桶挨家挨户摇着铜铃叫卖。别小看我们年纪小,还是在籍的高小学生,我们之间往往是在明争暗斗,小小脑袋就会想出各种奇招来促销,以便尽快把冰淇淋卖完。

这当中,互相排斥、猜疑是难免的。各人都希望自己卖得最多,但是我们仍然保留颗纯真童心,不懂得去破坏,或言语中伤“同业”(我们也是同学)。

因为市场(只是在新村内)小,所以竞争是剧烈的。有时知道有人销售成绩大好而嫉妒,有时有人连一桶冰淇淋都卖不完而窃喜,有时为自己的滞销致一支支溶解而神伤。

有一次,一个年纪较小的“同业”在提着雪桶时,因提得太高不小心摔落在地上,整个雪桶被摔得破碎稀烂了,整桶的冰淇淋跌落满地,他被吓得(毕竟还是个大孩子)惊慌失措,急忙哭着跑回家,这之后他不卖(不敢)冰淇淋了。

我获知后,心中雀跃不已,因为少了一个竞争者。

现在想起来,当时我这种“幸灾乐祸”自私自利的态度对吗?

不过环顾今日的商场,不也是充斥许许多多的尔诈我虞、落井下石的现象?

    刊登于  中国报 《读编交流》    07-02-2011

爱情原来如此

爱情是一朵朵盛开的花,情侣每日需以“爱”辛勤浇灌,及无微不至的照顾,它才开得灿烂、欣欣向荣。

热恋中的恋人不是没长眼睛就是瞎眼,看不到对方的缺点。

情人可以一见钟情,切勿闪电结婚。

爱情是一瓶香醇美酒,但有人却喝出苦味。

情人为讨好另一半可以把天上星星摘下,但不能使星光永远闪烁。

爱情有如琴弦,绷得太紧弹不出悦耳情歌,太松就荒腔走板。

在爱情路上摔跤的人,才懂得珍惜爱情。

热恋中的情侣都陶醉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

虚假情话可以使情人相信是真的,却骗不了自己。

经得起考验的爱情、夫妻才能白头偕老。

动听的情话往往会轻易俘虏情窦初开少女的心,而少女会失身是太听信情人的甜言蜜语。

爱情是奉献不是施舍,施舍的爱情不会有幸福和结果。

一夜情只是一夜肌肤之亲,男女各有所需各有所发泄,是一场有情无爱的床上游戏。

有情饮水饱,无情山珍海错也味同嚼蜡。

恋爱的人心境永远年轻,失恋的人外貌比实际年龄还苍老。

经营爱情,要像烧炭一样,愈烧愈烈,让爱情持续发光发热,照亮婚姻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刊登于 光华日报 《新风》   05-02-2011

开快车,7天后才回到家

多几天又是佳节降临了。

每逢佳节,马路上的车辆流量就会增加几倍,交通意外数据随之上升,车上轮下的亡魂难免也会比平常日子来得多。

车子不小心碰撞,受损程度如是轻微,双方破财消灾了事;严重如车毁人亡,悲惨的结局再也无法改写,这是任谁都不想发生的。

根据过去陸路交通部的调查显示,车祸肇因大多数是人为疏忽造成的,其他因素如零件损坏或失灵、路况不佳、天气恶劣、交通标志不明显等。

人为疏忽致肇祸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假如一名有道路安全意识的司机,他每次开车前不酗酒、不吃瞌药、睡眠充足、驾驶经验丰富、态度良好、精神集中,那会在他身上发生车祸的几率是很低的。

时 下有些年轻人,喜欢把高速公路当成赛车场;车子一上了“跑道”就像脱缰的野马疯狂乱飚,风驰电掣大耍特技,表现出是一名赛车高手。见到前面有车子就踏足油 门猛追;有时被追的一方心有不甘,双方就斗狠斗快互相追逐,在马路上玩起“死亡游戏”,殊不知这时死神已在前面等着召唤他们。

如果每个人都能小心驾驶,一段回乡路就能在预定时间内平安到达,最慢也是慢多半个或一个小时见到守候的家人。

但若是开快车,往往欲速则不达,因在半途容易发生意外,致拖延了归程时间,有者需经“漫长”的7日才能回到家和家人“团聚”。

那时不是驾着车子,而是已化成一缕幽魂“飘”着回来。


    刊登于 中国报  《读编交流》      24-01-2011

父亲与过年

1):压岁钱
童年时,记得父亲在新年只给过我两次压岁钱,不是父亲“孤寒”,而是依我家的“传统”,压岁钱是双亲中一人给予孩子,不像其他家庭父母都各包一封红包。

这或许和家庭经济状况有关。我们兄弟姐妹众多,家里长期贫穷,生活艰苦,年关总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当年父母是没有能力多准备一份压岁钱。

尽管我从父亲手中只拿过两次,我没有埋怨父亲,知道他也是把领到的花红全部交给母亲,母亲给孩子的也是等于父亲给的。

那一年除夕,大家吃过团圆饭后,父亲就派给我们红包,还是小孩子的我当然高兴得很,因为没拿过这么“多”钱,那个年代压岁钱“行情”是两大元,已足让我兴奋得差点睡不下觉。

可是,可以高兴只是几天光景而已,过了年初四、五,我的压岁钱就被母亲收回去当买菜钱了。

2):挥春
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每年农历新年前夕,就会写一副春联贴在门扉上。

父亲的字挺拔有力、庄重遒劲,不是笔走龙蛇、气势磅礴那种飘逸字体,它胜在浑厚端正,看了令人赏心悦目。

父亲一生没有什么可以令他有所“表现”,事业没啥成就、钱财没有几个,唯一的强项是写出漂亮方块字,因此左邻右舍都乐得找他写“唐山批”、喜帖、春联,而他是来者不拒。

父亲写春联时,我就在旁帮忙磨墨砚,也偷偷在观察他如何运笔;我日后爱上挥春、欣赏春联,兴趣就是从这里开始。

挥春,它能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父亲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财产给我,有嘛就是从他身上继承了这丰富的文化遗产。

    刊登于 南洋商报   21-01-2011

留点时间给健康

新春期间,到处洋溢着欢乐气氛,一片喜气洋洋。

华人过年,每个人的庆祝方式不一。有人认为应尽情吃喝玩赌,这样过年才有意思。

每个家庭,在新年前夕,不多不少都会添购一些年货,包括汽水、零食、糕饼、腊味。要知道,市面上售卖的食品大多含有色素、味剂、防腐剂。还有外国进口的“黑心食品”,这些吃多了对身体没有一点好处。

过年是孩童是最高兴的了。有汽水喝、零食吃,电视节目又特别丰富,他们不单浪费时间守在电视机前,边看节目边把无营养的零食往嘴里送,这也就是把“垃圾”吃进肚,影响了健康。

有些人庆祝佳节就是喜欢大吃大喝,他们天天享受大虾大肉又大灌黄汤,这些菜肴含高脂高热量高胆固醇,酒喝多了对身体会造成伤害。他们宁可花时间去到餐馆大食美味佳肴,却不懂得把时间省下来留给健康。

新年赌风到处炽热吹着,很多人喜欢玩玩几手才算是过年,赌徒更不必说了。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在赌桌上消耗精力,间中不曾休息少喝水少上厕所,结果大多数都赢不到钱,反而浪费了时间、输掉了健康。

新年几天假期中,大家暴饮暴食、大玩大喝的结果,身体是向横发展,健康没得到加分。试问有几人懂得善用宝贵的时间,做些有意义的活动,也是留点时间为自己的健康着想呢?

      刊登于 中国报 《读编交流》    17-01-2011

给酒后开车者

酒后的你想开车,奉劝先阅读本文:
——酒后开车,前面的道路是迈向死亡的进口。
——酒后开车,交警就在前面等候你,你要准备接罚单了。
——酒后开车,医院已为你准备好床位,要你好好休养。
——酒后开车,你醉车不会醉,最后可能是和你陪葬在一起。
——酒后开车,被交警拦截后,测出含酒精的数据,你还在醉人醉语:“我没醉我没醉……”。
——酒后开车,在半途你会载到名叫“死亡”的朋友搭顺风车。
——酒后开车,这可能是你最后一趟走在回家的路上。
——酒后开车,车子在梦游,最后连你双双梦游到天堂。
——酒后开车,只有为车祸增添数据,不可能为公路安全加分。
——酒后别开车,如果你还想载一家人游车河的话。
——酒后别开车,你最亲的人可能成为寡妇或鳏夫、失去儿子或女儿的双亲、没有了父亲或母亲的孩子。
——酒后在车上,打回家的电话都充满酒味,家人一听就知道你在说“酒话”
——酒后开车前,先冷静想想有人在牵挂你的安全,你就改乘德士回家吧。
——酒后开车前,先打个电话给你亲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
——酒后想开车,在车内先躺下来休息几十分钟,让酒精退了才上路。
——酒后醉倒了,最好把车钥匙交给没喝酒的朋友。
你如果要喝酒,就不要开车,要开车就先阅读本文。爱惜生命的朋友,请把本文剪下放在车上,或者可能有一
天,它会救你一命。

    刊登于中国报 《读编交流》    27-10-2010

寻访自己

清早下過細雨,我在庭院做晨操,一隻蝴蝶凌空而飛,舞姿翩翩,盤旋了幾圈,終於停息在一朵花上。它摺平垂直翼瓣,就靜止,小心翼翼向四周打量一下,似乎發現有人存在,見我沒進一步行動,就安心和花兒互訴衷情,像是久別重逢的情侶,一訴繾綣的相思。

蝴蝶身披一襲黃袍,袍上點綴黑斑點、和波浪花邊。一會兒它鼓翅飛起,在半空中失去了身影,不久又飛回原朵花上。

它 不是昨天來過了嗎?其實,昨天我已注意它了。因為庭院花朵爭妍鬥麗綻開,只有它這只“誤打誤撞”的訪客飛進我視域,冒然打斷我無邊際的思緒。“每一隻蝴蝶 都是花底鬼魂,回來尋訪它自己。”我突然想起張愛玲的文字。就是它,花的鬼魂,已化成一隻漂亮的彩蝶,今早不偏不倚停留在昨天同一朵花上,回來尋訪自己。

蝴蝶凝視花兒,似有綿繁簡話語要細說從頭,花魂蛻變成彩蝶,一路飛來,尋尋覓覓,它在尋找自己的前生。

花 開花謝,人來人往,每個清晨黃昏,總有跑步或散步者閒聊踱步。有者因花的艷麗駐足、有者因花 的芬芳聞香而來,都會在花前贊美一番,花兒總是默默不語,它等待的,不是愛花人、賞花人的到來。它知道,總有一天,一只“尋根”的蝴蝶,會飛越千山萬水、 跨越過幾度時空、尋訪過無數花圃、敘別過千萬朵花兒,然後冥冥中註定會飛來停留在它身上。

花是蝶的前生,蝶是花的後世,眾生如此輪迴,生命得此使命感生生不息延續下去。

我在想:另一個時空,不知是誰,穿過了時光隧道,和另一個自己的魂魄相會。蝶是花的魂,花是蝶的魄,花身上有蝶美麗的胎記,蝶身上花粉的幽香。兩情相悅,幽魂不散,蝶纏花、花戀蝶的淒美故事永遠流傳。

蝶花的愛情是另個時空的人鬼戀。蝶是花來花是蝶,前世今生,幽會在這個寧靜的清晨,在我做晨操的庭院。

(星洲日報/副刊•2007.11.09)

春聯‧拜拜

來過寒舍作客的朋友,都會看到客廳門楹上,常年都貼上一副春聯。

貼春聯在我家已有“悠久”的歷史,少說已有二三十年吧!

二三十年來,每當農歷新舊年更替的前夕,也就是除夕那天,我都會風雨不改,即是“新桃換舊符”,把已貼滿365天的春聯拆下,再換上一副新的。

但是,在歲末大掃除那天,舊春聯被油漆工友撕下後,從這一天開始,我家貼春聯這傳統習俗將不再沿襲下去,意味要和春聯說聲拜拜了。

以往右手還可揮毫時,每年一次寫春聯的“任務”都由我負責。雖字體不見得恢弘渾厚、遒勁飄逸, 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勝在運筆工整,筆畫疏落有致,獻醜給家人“欣賞”還可以,外人看了可能會不屑一顧,所以有自知之明的我從不敢把春聯貼在大門牆上讓路人 評頭品足,只能把他“委屈”貼在客廳牆上“騙騙”家人,並自我滿足一番;因不可否認,我差強人意的書法仍是家庭成員中寫得最好看的。

約六年前,我不幸中風後,右手首當其沖,其神經嚴重受傷,至今康複仍遙遙無期,五指無縛雞之力外更動彈不得,自然不能掌握毛筆,教我又如何把春聯寫好呢?

不能親自揮春,原本沒甚麼裝潢佈置的家居若無春聯點綴,客廳牆壁更顯得空洞單調,毫無生氣可言,在新春期間,亦無法襯托出喜慶佳節的氣氛。

家人一向喜愛春聯,我則較欣賞聯文的內涵,一副意境高深、文辭永和富於啟迪智慧的佳聯,我每次都愛在聯前低吟幾遍,藉此可愉悅身心、體現文化素養,更能提昇對文學詩詞的認識、弘揚中華民族在春節獨有的藝術文化及所呈現的形式。

明年不想貼春聯了

那一年新年將到來,我在苦於無一副春聯懸挂。我左手又派不上用場,難道要使牆壁空蕩蕩空洞乏味嗎?但基於我愛貼春聯心切,馬上想到上一年在《燈謎晚會》上猜射到的獎品部份是以春聯替代,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忙從舊紙盒堆中找出一副自己認為滿意的春聯來應景。

這十多副春聯都是名家墨寶,剛好可以解決當時無春聯可貼的煩惱。

書法家墨寶果然較吸引到客人的注意,有者還以為是我寫的,這有可能嗎?我左手哪有如此的功力能仿若名家的墨跡呢?

猜燈謎得獎回來的春聯用至今年,因為有些聯文是重複的,有些內容是“俗不可耐”被淘汰了,所以也差不多用完了,明年的春聯,我又要為該貼上何種春聯而煩惱了。

我認識的書法家不多,有交情的只有二、三位,但不好意思開口麻煩他們為我寫春聯。

客廳牆壁多年未曾油過新漆,明亮度已減弱,妻就趁大掃除時,請了漆工把牆壁粉刷一新,“順便”把舊春聯撕下。

“明年不想貼春聯了。”妻說。

妻說時語氣帶點傷感。其實她之前已與我商量過,不想貼春聯並不是漿糊或玻璃黏紙把牆壁灰水弄得斑駁剝落不美觀,而主要是“貨源”終斷、一聯難求。

這就要怪我已無“生產”能力。家中毛筆、墨硯、墨水、紅紙一應俱全,只是少了一支能“操刀”的手。

從大掃除那天起,春聯在我家或許是從此走入歷史,說聲拜拜了。

星洲日報/副刊‧2009.02.09

庸人自擾

我自中風後,妻就開始註意家人的生活起居,規定每天要早睡早起、註重運動,飲食習慣也來個大轉變,煮炒菜時,有的可以不需放鹽的就一點鹽也不放,早餐的飲料可以不需添加牛奶就連牛奶也省下。

每次去醫院複診或複健,醫護人員都會為我測量血壓,妻對這迷你測量器頗感興趣,認為家中若有一台就方便多了。

果然不久,妻購買了一台回來。

之後每一天,她勤勞地為家人早晚各測量一次,並把點數記錄下來。起初,她的點數處在安全水平, 我的略高,不過還可接受。後來,她發現她的血壓處在不穩定狀態,時高時低;再後來,每次量時點數都有上升的趨勢,每上升一點,她心跳就加速一次,這下她心 慌了,而我的點數始終居高不下。

妻一向對自己的健康有信心,開始懷疑這台儀器的操作,並擔心買到的會否是台山寨版?她更歸咎自己血壓的“不穩定”是這台儀器“不穩定”造成的。現在吃得清清淡淡,少糖少油少鹽少肉、多蔬菜多水果多纖維食物,運動照常,為何血壓沒降反而上升?

每一次測量後,她心跳亂如麻,就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仿佛它們是在心中互相撞擊並發出聲響。她不大相信儀器給的答案了,索性每天多測量幾次,結果數字還是反複無常,這更加重了她的心理負擔。

自從有了血壓測量器後,妻的心裡就“不平衡”,有時思慮太多、患得患失,甚至曾茶飯不思,情緒都被這台儀器牽連著。我猜想,這會不會一方面是心理作用?要知道在早上或晚上、睡前或醒後、飯前或飯後在進行測量時,結果都會有落差,同時情緒上的波動是有很大關係的。
妻想想後認為或者也是,就決定暫時放棄測量,幾天後再看看。

這幾天她沒有進行測量,就沒有牽掛、沒有心理負擔,心情平靜得很,飯菜也吃得開開心心,她感覺如釋重負,整個人輕輕鬆松,心情也開朗起來。

幾天後再做一次測量,結果血壓恢複正常,我的也是如此。妻從此不再在家裡自做血壓測量,將儀器束之高閣,不再自己嚇自己,庸人自擾了。


星洲日報/副刊‧2010.10.07

鐵軌的記憶

闊別巴羅家鄉不知不覺已40年了。當初離開時,不帶走一片雲彩,有的是一些令人懷念的記憶。
火車鐵軌是我現在常懷念的家鄉景物之一。

當年小村交通不發達,因是座群峰圍繞的山村,出入不便,只有一條崎嶇迂回的山路通永平;若是要去到較大的城市購物或辦事如新山居鑾,則只有乘火車了。

交通不便,造成村民很少出門;我在11歲時才有機會乘火車,那是父親帶我去居鑾申請居民證。

第一次坐火車的滋味挺新鮮的,也開始對軌道產生興趣和遐想。

我在念小學時,偶爾在傍晚自個兒騎著鐵馬去火車站溜達;站在月台前,總愛望著兩條平行的鐵軌沉思良久。想著若沿著軌道北 上可到達吉隆坡,南下去到新加坡,這兩個繁華大都會是村裡年輕人渴望去那兒發展的地方,只要工作幾年回家時就會有種“衣錦還鄉”的感覺,但當時年紀小,這 種對我似是天方夜譚想法要成為事實似乎是遙不可及的。

我對軌道的記憶特別明顯

站在鐵軌旁,我就會編織著一個個美夢,希望有一天能在城市工作或定居。我若能成行,想必是從這個小火車站出發。當那一天坐上火車在鐵軌上行走的一刻,也就是我志在四方、在異鄉追求理想的開始。

日後我漸漸對鐵軌存著想要多見的渴望,原因是父親在昔加末工作,他每隔雙周就會回家一次,若是再見到鐵軌,也就是可以見到父親、是他乘火車回家的時候。

我在軌道旁迎接父親已不計其數,但只有兩次的記憶較鮮明,一次是父親在他工作的店裡帶回輛“禮里”腳踏車,另一次是買了一整牛奶袋的榴槤回來。

“禮里”是車款中的名牌,我們兄弟夢想擁有它很久了,騎上它就可向鄰家童伴炫耀;而“昔加末榴槤”紅透南馬及新加坡,當時家人是買不起榴槤的,為何父親舍得花大錢買下一整袋?做為孩子的我是不會知道的,總之能吃到榴槤是家人期待的。

兩條平行的軌道向遠方沿伸,刻板單調,但看在我眼裡,對它的記憶特別明顯,因為在家鄉的火車站,在那鐵軌旁,曾有我年少的夢想,以及見到父親歸來從火車上步下時剎那的喜悅。


星洲日報/副刊‧文:江上舟‧2009.08.05

南北湖

我居住的花园有一潭湖,我不晓得它有没有名字,心想美丽的湖该有个美丽的名字,于是就私下以花园名为它取为“南北湖”。

望文生义,南北湖应该是“天生”一对,一潭朝南,一潭向北。不错,这座花园刚兴建时,这一对朝夕相望的湖早就存在了;它就在进入花园的马路两旁,南北各有一潭。后来“眼光独到”的发展商把南湖填平,把几百轮载土罗厘运来的“尺土”变成“寸金”。现在已建起多座商业大厦,幸亏北湖没被征用,否则这区居民少了一个在湖畔做晨运、傍晚休闲散步的场地。

南北湖原是废矿湖。我当初搬进来时,它像是个未经打扮蓬头垢面的村妇,湖水浊黄、湖面水波不兴,常有一些秽物飘浮,岸边杂草丛生、蚊虫乱飞。近年来经过市政局大事美化,现已脱胎换骨成个城市摩登美少女;湖面水波荡漾、荷香扑鼻,湖水潋滟,鱼儿自由自在游戏其间,湖岸鸟语花香、蝴蝶蜜蜂辛勤采花蜜。

回想以前每一次经过湖畔时,望着污濁湖水,就会对车上的人说,这湖没美化太可惜了;当时湖水太肮脏了,每个人见了都会摇头。

湖经美化后变成美丽的绿湖,早晨和傍晚来运动跑步的人多了,偶尔还会看到友族孩童在戏水游泳、三几个钓鱼发烧友偷偷垂钓,听说收获还不错,但这是不受鼓励的。

现在剩下的北湖成了南北花园的地标。有朋友首次来找我时,我就会在手机上说过了湖,九点后再十二点,直通达学校,然后把车停在学校旁就是我家了。

我喜爱湖,喜爱湖的宁静、含蓄。王蒙说湖是大地的眼睛,是一种流动的深情。南北湖尽管只有单眼,我们更需爱护它、美化它,不可蹧跶它、破坏它,更不可进一步把它的单眼弄瞎了。

物换星移,大地的眼睛每天静静躺着,睁着看这花园从橡胶林蜕变成人口愈来愈多的现代化住宅区。南北居民一向来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乐天安命,生活无忧无挂,但不幸有一天,就在这湖畔的马路上,发生了攫夺案,一个路过的妇女,被匪徒抢走了手提袋,她倒地后受伤满身浴血,躺在路上奄奄一息……

还有一次,一个债台高筑的中年男子一时想不开,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跃投入北湖怀抱,结束了宝贵生命,从此北湖留下了一滩污点。

悲剧的发生,湖是阻挡不了,它也不想成为帮凶,不想罪案一再上演,它只想每天有人替它打扮得美美,再吸引更多居民到来观赏、休闲、或运动,也希望路人会向它多看一眼,对它赞赏几句,它就心满意足了。

    刊登于 南洋商报 《南洋文艺》 28/12/2010 

看看想想

有句成语“三思而后行”,意思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时,不要冒然马上去做,应该经多番思考后、才决定要不要去进行。

想想之前,先要看看,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仔细研究若发现有不妥之处,可以马上纠正,认为满意后才去实行。

据我的观察,很多人事前就是没有看看想想,结果有者投资失败,造成血本无归;有的误中老千计,平白奉上真金白银;有的婚姻触礁,空欢喜一场;有的被骗财骗色,人财两失;有的计划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有的太相信朋友,结果反被朋友骗;有的和家人失和,兄弟姐妹如同陌路人。

若是多看看想想,有些事情进行时就较容易处理,成功的几率也比较高。

迩来老千横行,最普遍的是彼等守候在菜市场,专向年迈妇女下手,骗术千篇一律,结果仍有不少无辜者上当。

还有曾经盛行一时的“刮刮乐”,经营者就是看准人贪小便宜的心里,设下骗局引君入甕。

这些受害者事前都没好好看看想想,如果他们多看看报章新闻,就不会给骗徒诡计得逞和骗走钱财。

文友看看,阿圆对这笔名颇觉玩味,想想他每次写作时都会先看看这看看哪,对题材的处理先想想后反复推敲,认为满意了才动笔,所以他每篇作品都是言之有物的上乘之作。

下回碰到看看,我会想想后问他,“看看”这笔名是不是另有所指?


刊登于南洋商报 《商余》    21-12-2010

一生一会

林清玄喜欢茶道里关于“一生一会”说法。意思是说,我们每次和朋友对坐喝茶,都应该非常珍惜,因为一生里这样的喝茶可能只有这一回,一旦过了,就再也不可得了。

最近有缘和唐米豌、林清福喝杯茶,同行还有内人,我就把它视为“一生一会”。

不是吗?如果我目前是个健健康康的人,如果唐姐还在中国行走当义工,如果在30多年前不认识清福,我们今天就无缘坐在一起。

这次下午茶约会,是“仅有”的一次。因若有下一次,就不可能是这次的翻版。同样的人物同样的地点喝同样的饮品,但是话题、气氛、心情就完全不一样,邻座听我们谈话或我们“偷”听他们谈话的茶客也换了不一样的人。

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次和朋友见面聚首的机会,记取每次谈话内容,谈话时脸上的表情。

这仅有的一次,我和唐姐才认识不久,我们交谈却不感陌生;她畅谈在中国扶贫遇到种种生死关头一线间的险境,和我们听来感觉新鲜的趣闻。

我们都是需依靠拐杖才能走出门,这次我试弃用拐杖,结果走起来还是跌跌撞撞;下一回见到唐姐时,希望她不再需拄拐杖,同时走起路来能健步如飞;我更有“大胆”构想,有一天,两个人走路已恢复正常,就来个徒步竞走,看谁先抵达终点。
这仅有的一次,和清福失联20多年后,此次面对面聆听他娓娓道来、他在台湾求学时参加歌唱比赛幕前幕后的花絮,这在我健康的日子,可能是没有机会听到的。

把时光影像倒带,认识清福等人缘起我们少年时爱涂涂写写,把当时新明日报“少年园地”当成情感的交流站,一大伙“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刚起步写作的文友就通起信来,我们友谊就是从那时建立的。

这独一无二的茶聚,他们三人因曾在报馆谋事,于是报人自然成了话题的主角配角,同事的陈年轶事被一一搬上台,过后大家笑成一团;我当年常在报馆走动,认识了不少报友,所以他们“细说从头”时我也可插上一脚。

这短暂有意义的“一生一会”,留给大家长久不泯的记忆;下一次的约会,是另一次的“一生一会”。


发表于 星洲日报 《星云》 
    14/12/2010

如果有如果

如果有如果,“如果”能成立的话,这世上就没有穷人。

常听有人说,如果当年怎样怎样,他早就发达了。

当年这些人怎样了?如果他们运气好、眼光独到,做什么生意都能赚钱,投资什么产业都无往不利,个个捞得盆满钵满,三五年后都成了富翁,那世上就找不到穷人了。

如果有如果,如果每件事梦想成真,赌国风云将不再是变化莫测,万字迷天天能中奖,每个赌徒不用为生计而烦恼。

每当万字开彩成绩揭晓后,没中奖的万字迷就会失望说,如果我没放弃这个号码、如果买包字、如果号码倒反过来买,如果那个求拿督公的字开出,就中它几十元元大几十元小,我就发了一笔横财,早知······

如果字迷能早知,每间投注店要排队关门大吉了。

如果有如果,如果每个如果都应验的话,很多意外就可避免。

意外事件的发生事先想像不到的。所谓“意外”,就是临时突发,教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就拿交通事故来说,很多人事后都爱发射马后炮,说什么如果那一辆车不闯红灯,这起车祸就不会发生;如果那个司机不开快车,就不会撞死行人;如果不超速·,这辆巴士就不会翻覆;如果·····

火灾大部份原因是意外,如果事先知道,灾民可将贵重物品先搬出至安全地方,这样就可减少财物损失;如果早知道会发生火灾,谁都会买下巨额的灾险。

土崩是天灾或是意外,如果灾难前有征兆;如果最近没有连续下雨;如果附近地区没有大量砍伐树林;如果……如果,讲完一句,如果没有土崩就没有这场意外也就没有死伤人。

如果投资股票也可以“如果”,那每个股友都赚得笑逐颜开,买什么股都能在股价上升时顺利脱手卖出。

常听股友抱怨,说手上有一些“烂臭股”,要卖不是不卖也不是,如果当时行情好时有一点钱赚就卖掉,现在就不用抱紧着这些“死股”等死。

股友最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当股票在交易时,往往买卖不合时机,如果迟一点卖出就能多赚一些;如果迟一点买进就可省下不少冤枉钱。

如果有如果,这是有可能的,但是不会降临在每一个人身上。

     刊登于光华日报《新风》   07-12-2010

夕阳无限好

年轻时,并没有好好规划人生,也没有想到晚年的生活将会是怎样子?一切都随寓随安,走一步算一步。

料想不到“退休”这两个字会提早降临在我身上,来的“突然”,来的不是时候,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

我是中风才使后半生的人生改写。中风后,不想退休也迫得退休,不想接受也要接受;那一年,我才53岁,自认还正值壮年、还“年轻”得很。

既然现实如此残酷,我只好认命;并告诉自己,不可沮丧、消极,要发奋图强,绝不可向现实低头;人可以受伤但不可被打败。
我看到很多中风病人,失去工作能力后,天天在家中唉声叹气、无所事事,把宝贵时间浪费掉。

我庆幸还有一项不是人人都拥有的“一技之长”,那就是“写作”。

于是我就打算以写作来排遣落寞。开始就要训练左手写字(那时候我不会操作电脑),经过8个月苦练后,总算自觉字体还可见人,就开始向报章投稿。

每天涂涂写写,时间充份被利用,忙得不亦乐乎,精神有了寄托,生活有了目标,人的意志就不像以前那样消沉。

现在,我己步入乐龄之年,正是夕阳人生无限好近黄昏的大好时刻。很多事情已看淡、该放下的已放得七七八八。我满于现状,对生活已无所求;若有,应该是要求自己把文章写得更出色,像夕晖般斑斓璀璨吧!

        刊登于 星洲日报     10-12-2010

文友小叙

这是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欣迎文友远道而来;潘润萍、潘美芬、赖彩丽、刘秀云,这四位是以前“写作讲习班”同学,有一天她们说要来探访我,开始时我感到讶异,因当年我即不是“讲习班”的导师,又跟她们不是很熟,我只是在班上处理一些协调、做些打杂的工作,她们之所以想要来,我猜想她们是看了拙作后,知道我在养病,出自文友间的关心,及要了解我的病况到来看我。

见到她们,使我想起“写作讲习班”。这个在1983年由作协发起,南洋商报协办,宗旨是提高华社阅读风气、培养马华文坛接班人。

见到面时,话题离不开上课学习时的情景,和谈起导师、同学们的近况;同学们结业后在各领域都取得不俗的成绩,有几人还是其中佼佼者,遗憾的朝向文学创作这方面发展却寥寥无几,尽管他们在班上表现得很优秀却不再持续写下去。

翻阅几上几本纪念特刊,从照片中看到同学们都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我眼前这四位虽与“讲习班”阔别20多年,容貌没多大改变,仍然保留当年大部份样子。今天在她们身上,还可闻到昔日的青春气息和听到爽朗的声音······

欢乐的时光容易溜走,短暂的小叙,大家言谈甚欢。感谢她们到来看我,这一分手,以后不知何日能再聚首?

     刊登于南洋商报《商余》    07-12-2010

双喜临门

很久没有双喜临门了。

平日有拙作发表在报章副刊上,是平常不过的事,当然会快乐一阵子;若是有两篇稿不约而同在同一天见报,是会高兴一整天,这种现象我称之“双喜临门”。

自把全副精神投入在写作上后,每隔数天就有一篇稿刊登出来,有时是相隔一天;刊出当天,两三个要好的文友会传来简讯恭贺。

记得有一次的“双喜”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在同一天同一版位,编者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竟同时刊出我两篇文章,不过是以不同笔名发表。

“双喜临门”是可遇不可求,一个月难得一两次(有时没有),若奢想“三喜”,甚至“四喜”,是难上加难,难度之高,有如缘木求鱼了。

我是有过“三喜临门”,如久旱逢甘霖,久久才遇到一次;有时是在两家报纸刊登,有时是出现在三家不同的副刊,这天文友的简讯不会漏了这么一句:“哇!三喜临门!”。

有些作者或者会说,平时一篇文章被刊登已非易事,还敢奢望什么“双喜”、“三喜”?

    刊登于     06-12-2010    中国报《读编交流》

父母亲的共同点

上个星期,大嫂、两个妹妹和家人从家乡到来吉隆坡探访我,大家话匣子一打开,就天南地北聊得兴起。话题不知怎的谈到父母亲的共同点,我抢先说;
“我的父母亲都是是马六甲人,而且他们籍贯也一样,同样是福建永春人。”
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共同点。他们婚后为了生活就离开马六甲到柔中发展。
四妹不甘示弱,她“理直气壮”说出第二个共同点:
“我父母亲在他们家中都是老大,他们是大哥大姐。”
这勉强算是巧合,更巧合的是,且听小妹说的第三个共同点:
“我父亲母亲的兄弟姐妹各是7男3女,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
是哦!两亲家同样是大家庭,在上个年代每个家庭孩子众多是司空见惯的。
还有第四个吗?大家都在思索着时;我突然想起:
“我的父亲母亲正巧都是在同一天结婚,这是他们事前已经商量好。”
我话刚落地,只听到外甥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笑声久久才停止······

   刊登于 04-12-2010  星洲日报《幽默文学》

我是废人

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认识我的人都认为我比谁都聪明,比谁都幸福。
同样是人,有人汲汲营营,甚至打两三份工,还不是为三餐温饱?我就不会去想太多以免伤脑筋。我目前衣食住行无烦恼,因为,我已:
——把思考交给电脑
——把健康交给医生
——把时间交给手表
——把知识交给书本
——把时事交给报纸
——把双脚交给汽车
——把营养交给食谱
——把联系交给手机
——把治安交给匪徒
——把孤独交给脸书
——把舆论交给政客
——把家务交给Kakak
——把命运交给命理师
——把爱情交给婚姻介绍所
——把喜怒哀乐交给电视机
我已把身上的一切典当出去,或交给相关单位处理,我不必劳心劳力就能坐享其成,我是不是聪明绝顶?不,我现在形同行尸走肉,我已是废人一个。

  刊登于 18-10-2010 中国报《读编交流》

花灯•灯谜•谜友

又是中秋佳节,又是吃月饼、赏花灯、提灯笼、射灯谜的日子。

不想去细数是第几个中秋,我登不上乐圣岭去赏花灯、射灯谜。我只想留在家中,在月光下啜几口清茶、吃几片月饼、翻阅几页谜书,静静的度过没有谜友相伴共射灯谜的中秋夜。

中秋的岭上,秋高气爽,天后宫游人如鲫、摩肩接踵;歌台上鼓乐喧天,台下人声鼎沸,大家都怀着愉快的过节心情来观赏歌舞表演。礼堂内挂着各种造型惟肖惟妙的灯笼、这些都是灯笼制作比赛的得奖作品。

灯笼前总有一些爱“评头品足”的围观者,在为各灯笼私下打分数。

我爱观赏造型独特的灯笼或花灯,有时伫立良久细心品赏,但我更爱射灯谜。

射灯谜妙趣横生、回味无穷,最乐趣的是能射中高难度的谜题,那时欣喜若狂的心情是外人体会不到的。

我爱射灯谜,灯谜提高了我的文化素养,增长知识和启迪智慧。

我以往是射谜赛会的常客,在谜会上结交了几位射谜高手成谜友,大家私底下也常交换谜题互相砌磋,藉此提高彼此的灯谜常识水准。

在这一季射灯谜的季节,我不期然想起一位交往十多年的谜友一一卢何,他也是制谜能手,每年的中秋,他就奔走各地主持谜会,对推动灯谜活动不遗余力,可惜在去年初因病与我们长辞了。

卢何在“谜”途上终有知返的一天。他留给谜友的是化解不开如“谜团”般的“谜情”,和一则则“耐人寻味”的灯谜作品。

2010年9月16日
南洋商报【商余】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头仰望天,我知人间凡尘,今夕是何夕。

今夕是中秋,庙宇灯光辉煌,灯笼烛火不灭,游人笑语不断,正是个花好月圆的夜晚。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赏月人把酒问青天,我则独饮一杯茶,对着室内灯火举杯,对影成三人。

今夜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月圆月大,泻落银光满地,大地是那么地安详、美好。我半残身体倚在客厅铁门前,才能望见对面马路上一滩潋滟月光。

明月常教夜夜圆。明月来相照时,我头顶上不是皎洁的月娘,而是空洞苍白的天花板。

几回月缺又月圆,几度上弦之后是月半,月半是月圆之夜。在这深居简出、寸步难移的日子,我已度过无数个月圆夜及多次仰望不到月娘的中秋夜。

明月今夕有,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一轮皓月当空,月白风清,人们忙着祭月祈月颂月观月,搭起歌台舞榭赏月玩乐,把大红灯笼高高挂,到处火树银花,大地一片歌舞升平。

我就是无法感染到佳节欢乐气氛,欣赏不到花灯惟妙惟肖的各种造型,以及再体会不到射中花灯下灯谜谜底的乐趣;蛰居侷促斗室,只见月光不见月娘。

今夜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夜月明人尽望,惟我只能举头望天花板,低头见一滩如水的月色。

明月几时有?明月就在碧海青天,在飘渺虚无的天庭。而我跨不出斗室一步,勺不到一瓢月光。

枯坐在斗室,窗前没月光,手中无杯酒,我只有清茶一壶、月饼一块、花生一包,这个中秋节就会过得很快乐,就像天上的中秋月,圆圆满满!

2009年10月3日
中国报【读编交流】

骂人不带脏话

你问:“骂人最高境界是达到何种程度?”

我答:“不带脏话。”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骂人的话:老板骂伙计偸懒、上司骂下属表现不佳、夫妻反脸相骂、朋友一言不合骂起来、债主骂欠债人赖账、交警骂驾车人士乱开车,还有点错相骂错人等。

这些你一言我一语你来我往中,十句有半数以上是带脏话的。

可以发觉,骂人若不是粗声粗气,就不像是在骂人;骂人不带脏话,很难。很少人骂人能保持心平气和,斯斯文文的声音在对骂时往往是处于下风。

荦荦脏话中,最常听到的是问候人家的娘,我有时不明白,两人相骂,关他妈什么事?是不是暗喻他妈没好好管教他孩子,那自己呢,也不是没有家教才会出口成“脏”。

脏话中,最多人爱引用的“四字经”是这一句:“X你老母”。几乎每个吵架场合它都被派上用场。
我有个旧同事,为人宅心仁厚,对同事客客气气,对顾客温文有礼,平时鲜有骂人,如果他骂人自己也会不好意思,同时从来不带脏话,我听过他最“脏”的脏话是“鸡蛋糕”。

为什么是“鸡蛋糕”?我不晓得,可能是与他来自马六甲有关吧。

骂人是门学问,而骂人不带脏话,更是种说话技巧,没有几人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程度。
不过,我还是有听过一些人骂人不带脏话,它表面是句美言,其实背后是暗骂你。比如:
“假如你勤劳些,把这些货早一点送到顾客手上,我们的订单就会多出二成。”

—商行老板对偷懒送货员的训话
“你应该去养一只鹦鹉,你可以向牠学习如何说话。”
——表现欠佳的推销员被上司洗脑
“一早见到他我肚子就饱了,可以省下早餐的钱。”
——见到不想见的人的“肺腑之言”
“你的字写得不错,你把这‘丑’字写得这么美,难得!”
——老师对书法写得不怎么样的学生说的话
“不是你射门技术差,这球你是可以射进的,可能是龙门做得不标准。”
——教练“安慰”球员的激将法
“你的这盘菜味道淡了些,是不是最近酱油起价了”
——顾客对餐馆厨师的评语

2007年9月24日
南洋商报【商余】

何日上岭射灯谜?

我很久没上乐圣岭了。

以往上岭的目的,是去天后宫参加灯谜集会。

每年到了中秋,就会想起射灯谜的情景。

是的,多年没射灯谜了。不是俗务缠身抽不出时间,也不是对灯谜兴味索然,而是双脚不良于行,登不上乐圣岭的斜坡山路。

但我对灯谜的爱好并未退减,在书案上就摆放几本谜书,兴致来时随意翻翻几页;或是写稿思路中断时,在谜书中寻找灵感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谜友来电问我几时“重出江湖”?我在线上这一端只能报以苦笑,给予一个无奈的回答:“遥遥无期”。

什么时候可以再上岭呢?中秋夜一轮皓月当空,宫外大红灯笼高高挂,灯火通明,游人熙来攘往、摩肩接踵,或驻步观赏歌台上艺人精彩表演。宫内礼堂挂着花灯制作比赛得奖作品,各种唯妙唯肖的造型,赏心悦目。墙上贴满一张张谜题,供灯谜爱好者猜射。

几位谜手站在谜条前揣摩谜题,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皱眉抓头,时而会心一笑,想是“恍然大悟”已猜到谜底了。

当年我不也曾是其中的一个射谜人吗?为了赶赴当晚谜会,为了避开上岭来的车龙,我在圆月还未升起时就匆匆来到天后宫了。

都要怪自己对灯谜嗜痂成癖,“误”入“谜”途陷入迷离境界不知返,往往为了一条谜题猜不着而耿耿于怀,待翻查了谜书找出谜底才如释重负。

手脚灵活的日子,中秋时节是射灯谜的季节,我又怎会错过天后宫属于“谜”人的夜晚的灯谜晚会呢?

我和家人每次上岭都大有收获;虽说射灯谜不一定是为了奖品,主要是自己的兴趣,和可与几位熟谜友切磋谜题,交换射灯谜的心得。

如今璀璨花灯仍照耀乐圣岭上,旧时明月依旧圆又大,射谜人为何少我一人?在这月到中秋分外明的夜晚,我把手上的谜书搁在一旁,对着圆月不禁问到:“何日才能上岭射灯谜?”

2009年9月9日
光华日报【新风】

谜会何处有?

中秋,是月饼、灯笼上市热卖的日子。

中秋,也是射灯谜的季节。

我出坡不是卖月饼、卖灯笼,我推销的是车辆零件。

我的公事包装满有关零件的资料、参考书,但是商友、谜友都不知道,在农历八月,我的行李箱内或是车上,都会收放几本谜书,这些谜书,就伴我周游列州,到各地去射灯谜。

几本谜书是作参考或用来“充电”。

所谓“充电”,就是从书中汲取养份来增长本身灯谜知识,以及籍此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加强了这些“能力”,我去到各地射灯谜时才有所收获。

是的,我喜爱射灯谜,常在各地射灯谜。中秋时节,我白天忙于做生意,晚上就出席《中秋晚会》,与当地居民一起庆中秋射灯谜。(如果有举办)

中秋除了赏月,也有花灯可赏;有些社团每年都举办制作花灯比赛,有者在花灯下系上谜条,供爱好灯谜的谜友猜射,这就是“灯谜”。

以往中秋节人在吉隆坡,我都会上天后宫射灯谜。如果人在外坡,就会去寻找何处有谜会。
中秋时节,我每日都会翻阅报章地方版,找寻当地社团中秋活动消息,看看有否举办射灯谜比赛?

如果有的话,我当天傍晚就会早点收工,以便尽早赶到会场参与其盛。

各地社团中秋节有举行各种活动,比较常见的有:月光会、吃月饼比赛、提灯笼游行、花灯制作比赛等,而射灯谜则不是每个团体都有兴趣举办,所以我每到一地,就会探听谜会何处有?
我每次出坡射灯谜多少都有收获,增添了在枯燥的行销生活中点滴乐趣,这是别个推销员无法体会到的。

2007年9月24日
中国报【读编交流】

日落以后,天黑以前

一天之中,这一段时光最美。

日落以前,很多人还在芭场、在办公室、在商场、在学堂,为结束一天的工作做最后的冲刺。

天黑以后,大地黑黝黝一片,做什么事都要藉着灯火照明,有点不方便。

只有这时刻,日落以后、天黑以前,天色微黯,当晚霞收起最后一抹余晖时,知还的倦鸟飞过天空;农夫荷着锄头踏上归途;下午班的老师学生下了课正踏出校门;在职场的打工一族贡献了一天的劳心劳力后也赶着回家,这情景是黑夜归于宁静之前最富有动感、美感。

你瞧,大地“突然”蠕动了起来,这画面又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温馨。

大家都赶在天黑以前回到家。

家是温暖的安乐窝。

这时刻,鸟雀啣着虫虫飞回到窝里,与熬熬待哺的幼儿团聚正准备享受丰富的晚餐。

这时刻,牛羊吃饱了野草成群回到圈里,为明天的劳作开始养精畜锐。

这时刻,有人摆脱了塞车之苦回到了家,已和家人坐在餐桌前开饭,或在客厅阅报观看电视节目。辛劳了一整天,现在是休息的时候。

日落以后、天黑以前,正如人生,在中年以后、老年以前,这一段时光,是一生无限好的绚烂岁月,大多数人的人生规划也早已定格。

有人事业正处在高峰,还可奋斗多几年,或准备传承给下一代;有人劳碌半辈子,有的选择提早退休,打算在家含饴弄孙,过着清闲、逍遥的生活。

日落以后、天黑以前,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我们若是处在这段日子,要懂得如何把握,如何利用这寸金光阴,要好好的“享受”人生。

因为,时光一去不回头,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2010年7月19日
星洲日报【星云】

华社应推广灯谜活动

一年容易又中秋。

在华人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最富有文化气息的。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月饼藏字条,都是流传在民间家喻户晓的故事;吃月饼是饮食文化、赏花灯是艺术鉴赏文化,而射灯谜可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是谜友的雅集,也是中秋不可缺少的活动。

中秋期间,全马有华人的地方,都有一些社团、文化团体,或商业机构为庆祝佳节而举办各项活动,如月光会、文娱晚会、花灯设计、月饼制作、射灯谜等比赛,这些项目都相当受到民众捧场。但是,以我这个灯谜爱好者多年的观察,灯谜活动并不是每个主办单位有兴趣举办的。
灯谜是应该推广的。灯谜源远流长,迄今已有3千多年历史,是华族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智慧的结晶;我们有责任在这南方的土地上让它继续茁壮成长、并发扬光大。

灯谜涉及面包罗万象;举凡天文气象、史地数理、政经文教、中今中外、成语诗词、人物动植物、医药食品、体育娱乐……,所以猜谜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平和生活常识,对每一事项都要略有认识。

灯谜活动值得推广,它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常射谜可提高记忆、分析、判断、想象、推理等思维能力;也可陶冶心情、增长各方面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射灯谜的举行也可建设社会文明,丰富文化层面,使我们过着一个有素质、舒适的生活。

华社很多社团会馆在中秋期间热衷举办花灯造型设计比赛,却没兴趣办射灯谜活动,这是非常可惜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找不到适合的主持人。

华社应积极推广灯谜,尤其是在中秋期间,多举办一些活动,让人们在“正大光明”的月下赏月、吃月饼之余,也能够去出席灯谜讲座会、去谜会参加射灯谜比赛,使大家都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2009年10月12日
南洋商报【根】

中文商标与灯谜

目前为某商场庆祝中秋而举办射灯谜比赛出题,这几日来搜索枯肠寻找资料制谜,竟发觉商品的中文商标愈来愈少,有些商标只有国文英文没有中文,中文名字不知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

制谜人都知道,一个商标如有特别含义、有象征意义、有意境、有代表性,不单能让消费人留下深刻印象、牢记着其名称,这些商标也是制谜人喜爱拿它来做谜底。

但是,随着商品的中文名字在市场上日渐减少,以商标为谜底的制作就有所限制,难度也相应提高。

一些中文名字是存在的,不过没被厂商重视,没有广泛宣传,商家对自己的品牌竟弃之如敝屐,这是非常好笑及匪夷所思的。

在今日我国的消费群中,华人为数不少,消费能力绝不可小觑,但是为何产品标头纸上不能容下一个中文名字以吸引华裔顾客呢?

可能是受广告刊登条例控制,有的商家在广告上“写不上”(不是“不写上”)自己产品的中文名称,所以造成消费人对其中文名字感到陌生。

有的曾几何时是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中文品牌,今日已被时代浪潮淘汰,如果拿来制谜做为谜底,又有几人“认识”呢?

笔者常“怀念”一些与商标有关的谜题,不过这些产品中文名称已在市场上消声匿迹了,如:
——劝君惜取少年期 谜底:知度时(手表)
——面如潘安貌似西施 谜底:标致 (车名)
——一诺千金 谜底:声宝 (电视机)
——抓得紧就上得去 谜底:松下 (电视机)

2010年8月27日
星洲日报【言路】

点点心头惆 ——吃点心记

星期六上午风和日丽,今天儿子不必上班,妻提议不如去吃点心,很久没有这种“雅兴”了,结果三票一致通过。

这是我中风后,7年来第一次出去吹吹风、吃吃点心,大家于是怀着兴奋心情,车就往怡保路开去。

光顾的这家点心食店远近驰名,早夜市都高朋满座,幸运的是我们到来时刚好有人埋单离桌,不能久站的我才没“罚站”太久。

待坐下来,环顾四周,发现其中一桌食客是旧相识,另外见到几位友人各别坐在不同的座位上,或翻阅报纸,或和朋友谈笑风生。

我在此遇到旧商友、一点都不意外;在这条繁忙的街道首8公里是车辆零件商店一条街,而我退役前的职业是与这行业相关的,当年我常在这一带活动,算是活跃的行销人员。

见到旧雨是一大乐事,我却没有一点喜悦,反而有点点惆怅涌上心头。

此刻和他们近在咫尺,我只要移动几步彼此就能握个手坐下来叙旧;但是我就是寸步难行,又担心见面了他们还会记得我这个老朋友吗?

或者他们同时也发现了我,假装看不见若无其事继续吃着点心;我病后变得不善辞令,也有点自卑在作祟,害怕见到熟人,他们应该大方与我打个招呼。

记得最后一次来此是和上司一起来,那是将准备上北马行销的早上,不知不觉已过了10年。而最近7年来,今天是第一次重临怡保路,在来时经过的街道两旁,有的以前熟悉的建筑物已不见了,取而代之是更高更宏伟的大厦,有的道路已改道,一切既陌生又熟悉,有少许新鲜感。
而人事方面,也是几番新吧!在这条街道上的零件商,有的已把业务传承给下一代;有的抵挡不住经济不景气而告关门大吉;我知道有几人已不在人间,当中有我的好朋友在内。

这个早上,一壶清茶,几碟点心,我竟吃出点点惆怅在心头。

2010年8月11日
南洋商报【商余】

露珠是情人颈项上的珍珠

雨后的清晨,屋后的芋树迎着晨风欣欣向荣,芋叶青翠欲滴;叶上的露珠被晨曦照耀得晶莹剔透,人见人爱。

我忍不禁把露珠放在掌心玩弄,从右手传到左手,小心翼翼不能让它滑落,一滑落在地就粉身碎骨,再也无法复合了。

我把露珠放回芋叶上,再到湖边栽了松叶为针、柳丝为线,然后把一颗颗露珠串起来,让阳光吻过后,它就凝结成一串闪闪发亮的珍珠。

有人说,露珠不是失恋人脸颊的泪珠,它是情人颈项上的珍珠。

我就把这串珍珠送给你,挂在你的颈项上。

以后每个雨后的清晨,你会得到一串珍珠。因此你开始喜欢雨,尤其是下着微雨的清晨。

人生如朝露,爱情如神话;每一串珍珠背后都有一个神话,每个神话都是送珠人自编的。

尽管神话是用来哄骗沉醉在爱情中的情侣,但是甜蜜的情话谁人不爱听?

爱情是催生剂,很多生命得以延续。露珠的生命,原本是雾的化身,旭日一升起,它就蒸发消失了。但它得到爱情的滋润,凝结成珍珠后,就继续延伸它的神话。

2010年8月9日
中国报【读编交流】

捉鬼记

我在职场的日子,有一时期公司闹鬼,开始大家不相信,以为是自称目击者自编的故事,或是本身想太多致产生幻觉看到肮脏的东西。后来有更多同事言之凿凿,他们在不同时间相继亲睹,一时整间公司人心惶惶,大家都疑神疑鬼。

最先看到的是两个新来的实习生,有一天她们在三楼专注整理文件,三楼是员工很少进出的,整天静悄悄,当时她们听见有人上楼声,起初不以为意,但是声音不断,她们于是透过玻璃墙向梯口望去,赫然看到一长发披肩的阿飘正走上来,似笑非笑望向她们,不过一下子就消失了。

两个少女被吓得花容失色,稍微镇定后急奔下楼“求救”。

在货仓部的女捡货员有次在点货时,听到厕所传出开水龙头及冲水声,而她清楚这个时候是没有同事进来过,于是她蹑手蹑脚走近厕门向内望,里面一个人影也没有,而水龙头继续开着……

愈来愈多同事见到了阿飘,老板这时不相信也得相信了,认为这样风风雨雨闹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决定找高人来捉鬼。

法师找来了,就约定在那个夜暗风高的晚上捉鬼,时间是午夜12点在店内设坛与鬼来个生死斗。

我平时对妖魔鬼怪半信半疑,也不曾见过鬼的真面目,这次说要捉鬼,倒想开开眼界,见识一下鬼是否狰狞可恶,还是一只可爱的捣蛋鬼。

当天晚上,几个胆小的同事藉故不敢来,有的说想睡觉、其实是怕鬼,不过还是有7、8人到来。

12点一到,法师开始进行法事,他烧了香,点燃甘文烟,把捉鬼的道具一一摆在几上,口中就念急急如律令,手握勒魂剑挥动起来,我们在旁屏声息气看得毛骨悚然,肌肤都起了鸡皮疙瘩,在我身旁两个女同事,十指紧扣一起,不知有没有冒出冷汗?

挥舞了一阵子,忽然法师“醒”了,他说店内确有一只猛鬼,刚才是和这鬼“谈判”,鬼不想离开这里,无奈法师的道行不够高,无法劝鬼走,更甭说要捉它。

“砰!”,突然外面刮起强风,把刚才未关紧的门吹得一声大响,吓得大家尖叫连连。

捉鬼不成,原来我们个个都是胆小鬼。

2010年8月16日
光华日报【新风】

化痛苦为力量 ——慰唐米豌

上两周接到你的短讯,告知医生证实你双脚已开始萎缩,现正接受医师精密进行烧艾(灸)和推拿,当我看了这讯息后一时不能回神过来,相信你也是不大相信这是事实。

月前,你还高兴预先通知,将于某个星期六联同清福等人到来寒舍,当时我还焦急等待周末快点到来,可惜后来清福贵人事忙抽不出时间,此聚会无奈延后了。

你前一次到来,手拄着拐杖摇摇晃晃踏进我家,你说是不久前轻微中风跌倒,伤到盆骨,你也怀疑双脚可能有问题,走起路来蹒跚踉跄,为了平衡身体的重心,从此身上就多了一只脚。

你半世潦倒、一生坎坷,失婚丧女,体弱多病、命途多舛。小时由于身体上的残缺,遭受家里和外头小孩的欺凌、戏弄和揶揄。两个哥哥爱模仿你缩着脖子抖着高低肩膀走路一拐一拐的样子取乐。

你5岁那年,被父亲遗弃在一个陌生小镇的游乐场,历经艰辛,一周后才摸回家,造成身心受创,之后开始自闭,养成孤僻性格,这件事严重影响你的一生。

你和其他蹦蹦跳跳的孩童有不一样的童年,你没有亲情、欢乐、儿伴、童真;有的是受到排挤、鄙视、辛酸、悲情。

你走过的路比任何人都崎岖,每一次遇到重大挫折与苦难,你都会想起女儿慧慧。

你和早逝的女儿短暂的相处,是你不快乐的这辈子中最快乐的时光。为替女儿圆要下乡服务的梦,你吃尽了别人不曾吃过的苦;但这些苦,在你来说算得了什么?因你已习以为常麻木了。

在行走中国的扶贫路上,历尽惊涛骇浪,你曾经挨冻受饿、头破血流、断手断脚、卧病在床、险死在异乡。

你时乖命蹇,际遇跌宕起伏,什么荣华富贵、家破人亡……人生的辛酸苦辣你全尝遍了。

今天爱护你的读者愈来愈多。你那亲身经历、有血有肉的报导,感人肺腑;看你的文章,风趣诙谐,看你与病魔搏斗,为你的顽强斗志,强忍痛苦写作的精神而感动。

作为也是读者的我,和其他读者一样,未来的日子愿能继续拜读到你精彩的文章。以你倔强、誓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相信你的顽疾能早日改善,仅此祝福你快快乐乐过着每一天。

2010年8月20日
南洋商报【商余】

鬼月撞鬼(下篇)

(3):鬼搭车
阿新走入甘记修车厂时,看见一辆被撞得稀烂的名贵房车摆在厂前等待修理,心想这司机若不死也会重伤。

甘老板说,死者是黑岩镇一位富商的女儿,肇祸地点就在附近的安全岛,那是在大雨中与卡车互撞,今天已是一星期了,正等待保险公司的评估答复才可进行修复。

阿新仔细观察零件损坏程度,他发现一小块破碎的粉红布料夹在凌乱零件间,不过当时他不以为意。

阿新向甘老板收了订单后走出车厂,正想开车离开,这时走来一位穿粉红裙的少女,向他表明要去黑岩镇,问他是否顺路?

阿新本来就是要去黑岩镇,他在那儿有几间户头,现在眼前出现这位美眉欲搭顺风车,正是求之不得,岂有拒绝之理?

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谈得十分投机,不到半小时就抵达少女家门口。少女下车之际,阿新“不小心”瞄到她的裙角缺了一小块。

阿新才猛然想起,刚才少女说,她已一星期未回家了,而今天正是头七。

(4):鬼订货
阿罗正在TT公司写订单。这一个月,他都小心翼翼处理每一张订单,提防“陌生人”订货。

一年前,他坐在同样的办公室内;TT职员每位都有权订货,因此那一次订单写得满满。

可是第二个月阿罗再来接收订单,公司竟退回一大堆货,头手说这些货没人订,反问阿罗为何会配来?

阿罗回答可能是一个新同事订的,因之前没见过他,之后也“不见”了,他不能肯定是谁?

阿罗当然不能确定那“人”的容貌,因他每年只在农历七月月回来。

TT公司资历较久的职员都知道这一件事,但是没有一人愿提起。阿罗也不敢追问,所以至今不知对方的“身份”。

2008年8月13日
中国报【百宝公事包】

鬼月撞鬼(上篇)

(1):鬼搭房
阿田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客栈已是晚上9点多,身体是够累了,本想先躺一下再去洗澡。

“啯啯啯”,这时有人敲门。

阿田把门打开,一个中年人出现在眼前。

“老兄,你是一个人睡?我可以搭房吗?”中年人问。

“你是……?”阿田不认识他,还在犹豫要不要给他搭房。

“我是来自新山XXX的推销员老叶,因为来迟了,所有房间都客满,不知你可以让我‘弄帮’一个晚上。”中年人说着,语气带有恳求的意思。

阿田听到是同乡人,而且XXX公司的老板也是他认识的,这下就毫无考虑答应对方。

当晚,阿田和老叶一见如故,两人无所不谈,至深夜才甘愿睡觉。

第二天早上,阿田下楼要结帐,边走边和身旁的“老叶”交谈,其他房客看得目瞪口呆,以为阿田发神经,因为:房客只看到阿田一个人在比手划脚、自言自语。

(2):鬼家书
晚餐后,阿周在客栈骑楼下纳凉,他不想这么快进到房间,就在踱步以消化刚吃下的食物。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朝着他走来,这人正是同行小赵。

“喂小赵,好久不见,好吗?你好像瘦了?”

“阿周,你几时回到吉隆坡?可以帮帮忙替我把订单交到公司?”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传真机还未普及,为了方便,同行的推销员互相帮忙把订单带回对方的公司是常有的事。

3天后,阿周来到小赵的公司,交了信封正想离开,忽被小赵的父亲留住,把信封内的家书递给阿周看,原来不是订单,家书的第一行写到:
“父亲大人膝下:”
“小赵已于2个月前患癌症死了。”小赵父亲伤感说道。

这时,只见阿周脸色开始泛白、手脚发抖……

2008年8月11日
中国报【百宝公事包】

撞鬼不如避鬼

出坡的日子,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农历七月遽然而至,感觉心理没做好充分准备,到时出差就显得手忙脚乱,也莫明的对日子产生恐惧感。

是的,七月是鬼月,鬼的传闻处处可听到,人们都爱把“撞鬼”的故事绘声绘影、鬼话连篇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推销员在七月里,都祈求一路平安,事事顺利。事先都做好避开“撞鬼”的准备,譬如不入宿有传闻闹鬼的客栈或房间,不单独睡觉,不赶夜路及开夜工,衣袋及车上置放平安符等。

尽管有人把鬼的身影形容得趋形象化,曾和见过鬼的人共处一室谈论鬼,也曾住进闹过鬼的客栈,我就是不曾亲眼见过鬼,所以无从形容鬼的可怕。

到底这个世界有没有鬼呢?我没与鬼接触过,却曾和“人鬼”打过交道。我称呼是“人鬼”,因他们有人的身体,鬼的灵魂,彼等以卑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与小人不齿的行径没有两样。

推销员当中素质参差不齐,敬业乐业者有之,在同业中挑拨离间搞鬼亦有之,这些搞鬼的“人鬼”,专挑财薄势弱,而对彼等生意有威胁的小规模批发商做出“鬼样”,进行破坏、诋毁、诬害,及散播流言蜚语。

有段时间,我“不幸”被“人鬼”看中,,他们对我的业务成长“看不过眼”,就“鬼术不正”的想出“鬼主意”,我深受其害的计有:
1:大事向外界渲染公司缺乏资金,没有本事向外国进口货物。2:置疑公司存货不是正货,可能是冒牌货及赝品。3:奚落小店也能生存,怀疑营业性质是“不务正业”。4:无中生有制造矛盾及冲突,达到破坏公司和客户间感情的目的。

“人鬼”在市场无处不在,尤其当人运气低落时更易撞见。他搞的破坏比真鬼更可怕,所以:撞见真鬼前,不如先避开假鬼!

2006年7月31日
中国报【百宝公事包】

鬼月惊魂

农历七月,民间对鬼的传说众口纷纭、绘声绘影,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阴森的气氛,人们不知不觉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在生活作业中,更容易“疑神疑鬼”。

这个月我在汽车、荷包、公事包内,各放进一张平安符,祈求一路顺风,平安到达目的地;希望订单不会受鬼月影响而减少,能像神料推销员一样,这个月收的订单应接不暇。

生意要去拼搏才能有好成绩,但在这“敏感”月份,我尽量少赶夜工,虽还不曾和鬼打过招呼,能够避免碰面可能是平安符发挥了“神效”,却有一次在客房内饱受惊吓。

走坡这么多年,入宿过无数旅店,也曾住过传闻闹鬼的房间,却不曾被鬼纠缠,连鬼影都没见过。

曾听怕鬼的人说,为防鬼半夜找上房,在打开房门时开口出声,“通知”这些幽魂有“人”住进来,今晚让出床位给“人”好好睡一觉、临睡前把鞋一正一反排列、把符或佛牌塞进枕头下面。

半夜起身小解千万不要照镜等。

我对这些“方法”将信将疑,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理每晚照做了。

那是多年前鬼月期间,我如常住进市郊的一所半新旧旅店。这旅店多月前曾传出闹鬼,我却若无其事入宿,因是长期住惯了都相安无事。

那晚我正好睡至半夜,突被“咯—咯”敲门声惊醒。

奇怪,三更时分有谁会找我呢?若是朋友都知道我手机号码。

会不会是“脏东西”上门呢?我一想到这就毛骨悚然,更不敢把门打开。

但是敲门声还是持续不断,我无可奈何只好起身。

战战兢兢把门开一小缝,只见管楼人出现在面前,说到:

“阿圆,你的车门未锁好。”

2007年8月13日
中国报【百宝公事包】

第一课

那天在报章上看到你和副部长的合照,副部长是恭请到来主持贵会新届理事宣誓就职礼,你是以会长的身份赠送纪念品给副部长,免不了拍张照留念。

多年不见,你仍是容光焕发,风采依旧,虽然体型“丰满”了些,但我一眼就认出是你。
我们曾是多年同事。那段日子,同事间和睦共处、互相学习,大家感情如兄弟姐妹,彼此照顾有加合作无间。

在那几年,我在你身上学到不少产品知识,而身为“师兄”的你总是大方指点、不吝赐教。

那时你是公司的营业代表,我是新人,从没想过有一天也能像你一样拿起公事包。

人往上爬,后来你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就辞职另谋高就。

你留下的营业代表空缺就由我填补。公司安排第一个月由你带我走坡,去熟悉地理环境及认识客户。

走坡的第一天,对着陌生的环境、尔虞我诈关系混杂的商场,初出茅庐的我,难免有点胆怯及难以适应。

幸亏有你在旁“壮胆”,为我解决不少难题,你更教导我日后如何应对客户的刁难,以及讲解一些推销、收帐等推销员必知的商场“行规”。

当你把我介绍给客户认识时,总不忘美言几句,目的是想留给客户一个好印象。

你或许不知道,从第一天开始,我就细心观察你如何招货、交谈、表现、交际。当你对客户察言观色的时候,你没料到吧?在旁的我也对你洞微察幽;我日后的人际关系处理,多少都与你当初的言行举止有关。

我知道你从商一路走来,并不是平步青云,今天你事业已攀上高峰,且更被同业推举为商会会长,作为旧同事的我,与有荣焉。

2010年6月26日
中国报【百宝公事包】

50年风雨行销路

车辆零件业之开始有“推销员”,是在我未入这行谋生前已“存在”了好几年,算一算该将近50年吧!

50年历史,推销员一路走来,从灿烂走入平淡,从康庄大道步入风雨飘摇路。

上世纪50年代末期,零件业应该是(我“生不逢时”,那时年纪小,对商场动态不甚了了)还没有推销员的“诞生”。

60年代初期,百业待兴,到处都在发展,市场欣欣向荣,行情一片大好。

这时期的推销员是“稀有品种”,盖之前从未有推销员在外坡出现过。他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老板无任欢迎,餐餐都以大鱼大肉款待不在话下,甚至还预先付了房租安排好旅店等待“贵宾”到来。

只因那时物质匮乏,订货不易,零售商都怕得罪推销员,以致担心订不到货或不给货就无货可买。

如果说60年代是推销员“唯我独尊”,那70年代是“天之骄子”也实不为过。

土产有价、经济起飞、有车人士数目大增,市场对零件的需求殷切,可以说70年代推销员根本不愁没有订单,推销员还是受人欢迎的。

80年代批发商愈开愈多,推销员间出现剧烈竞争,互抛价钱,利润减弱,也同时感受到这行不易为。

90年代经济不景,推销员多过顾客,客户有太多选择,致使推销员不再吃香,地位从此江河日下。

迈入21世纪,各种通讯发达,订货方便,且交通便利,交货快捷,推销员已沦为可有可无的营业代表了。

经过半百年的演变,车辆零件推销员的身份今非昔比,身价更一落千丈,今回首来时路,沧海桑田,人事几番新,令人不胜唏嘘。

2007年10月12日
中国报【百宝公事包】

日子如燕子剪云

日子如燕子剪云,尾巴挥一挥,片片缤纷在空中飞舞,银白碎云被阳光照耀得闪闪发亮。

这些年来,日子过得实实在在,每天忙着看书写稿,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溜走;我不是说让时间平白溜失,而是学习到如何充分善用时间,我是一个不懂得浪费时间的人,也不忍心让时间如此擦肩而过。

闲赋在家,不必七早八早赶去工作场所,不必和客户约个时间见面洽谈订单,不必排队塞进车龙里,不再受上司的牢骚和顾客的刁难,不再每月为业绩欠佳而烦恼;我现在每日作业是弹性处理,时间是伸缩性的,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做的文字工作,没有人会来干扰。

有时感叹时间不够用,这就奇怪了?我整天好像“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自己没硬性规定每日需看几页书,或必须把当天的报纸看完,也没编辑催稿,时间怎么会不够用?

因为我“善用”时间,一分一秒充分利用得再无剩余,所以觉得时间不够用。

日子如燕子剪云,一小片一小片云絮片片随风飘扬,成了天空一道璀灿风景。

这些日子,我走不出门槛去结交新朋友,朋友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加。怀念旧情的老朋友没忘记我,几位失联多年的好朋友重新联络上;新交的朋友都是关心我健康的读者,当中一人还“妙想天开”把祝福系在云朵上,待燕子飞来裁剪,温馨的片言片语就飘落满地,飘进家里来。

几个谈得来的文友常造访我家,带来关怀和欢乐,为我平淡的生活激起一丝丝涟漪。

文友知道我爱看书,到访时不忘带几本精神食粮来,他们走后,这几天又有得忙,忙在书中会颜如玉。

我的日子如天上飘逸的云朵,燕子裁剪过后,在阳光下朵朵闪闪发亮。

2010年10月23日
光华日报【新风】

时间脸谱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一个时钟,每个钟时间不一。有的12点,有的1点三刻,有的7点半。

时钟长短针不时改变方向,但更多人的时间是没有变化的,就是固定在那个位置,久而久之成了那人的脸谱。

正正直直做人的人,脸上永远挂着6点正,此种人做事不转弯抹角,不节外生枝,却喜爱直来直往,不擅交际,也容易得罪人。

8点18分的脸,愁容满面,双眉下垂,心事重重,即将在9点开工,却摆出一张忧郁沮丧的脸孔,不知这一整天他如何把工作做好?

9点15分的人,整天笑眯眯,笑得见牙不见眼,他性格乐观,容易相处,常把欢乐带给大家。
宁愿挂上9点半或3点半的人,是想伪装成残障者。他长期拄着拐杖,摆出一副可怜等待有人来施舍的脸孔。此种人不长进且懒惰成性,因他若能再走前10分钟,大家对9点40分的看法又不一样。

另一种9点半的人是最有礼貌的人,他一见到人总是先来个90度鞠躬,握握手,礼貌十足。
我喜欢和10点9分交朋友,此种朋友时刻都笑容可掬,容光焕发,办事四平八稳,和蔼的脸孔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难怪手表、时钟广告的时间都是停留在10点9分30秒。

我见过“三八”女人,她的脸谱是特地制造,钟上竟出现13这个数字,原来她是“十三点”。
最后一种脸孔是做事没责任感、总是敷衍了事的人。此种脸孔不难见到,那是脸上时钟长短针早已脱落,长期损坏也不俢理,脸上无时间就是没时间观念的人。

2010年9月27日
光华日报【新风】 

我和悟空有个约

再次来到雨城,中午还是火伞高张,热气迫人;傍晚天气说变就变,来了场倾盆大雨,突变之快让我们这些外地来的游客一时间适应不来、措手不及。

若说雨城连续三两天不下雨,本地人应是觉得“不习惯”。我们对这山城是以这种方式迎接游人到来的大雨喜怨交加;喜的是我们在都门煎熬了几天大热天,难得遇到天降甘霖;怨的是它打乱了我们预先安排好的行程,傍晚的太平湖之行被迫取消了。

此趟同行的还有小儿小扬的四名同事,他们有的有观赏过太平湖畔美丽的湖光山色,不过还不知道湖岸周围山林有猴子可以观看。

他们决定改为第二天早上去拜访这些悟空们。

翌日一早,天空晴朗,因是准备一辆车去,我坐不下,就留在“家”中看书。

我不因看不到悟空而有遗憾。在去年圣诞节,我和这些猴子猴孙已见过面,此趟若能再见,我只是想看看它们是否别来无恙,问问它们是否还记得我这个远方的游客?

记得在上一次,我们游罢太平湖,车上的几个小孩就嚷要去看猴子,怎知道寻找了几处丛林,还是找不到大圣的踪影。在现场售买香蕉、花生的马来小贩说,今天真的是邪门,一只猴子都见不到,昨天还是成群出现,他的生意特别的好!

后来我们寻寻觅觅,果然在一所学校门口发现大批猴群麇集在此,雌雄老少都有,有的被幼猴紧紧抱着,有的互相追逐,有的在独自沉思,有的在电灯捍上与树枝间表演“空中飞猴”,有的在等待游人手中的香蕉……

我打趣说,这些齐天大圣是刚放学从学校走出来,它们正准备回家呢!

猴群中,有一只断了左脚,不过它仍可安稳行走,还会和同伴斗抢食物;我们也发现到“猴王”,它的体形有别其他同类,高大凶猛、眼瞳炯炯有神、威风凛凛,真的是有种让同类望了就会不寒而憟的慑“人”风范。

上一次大家都玩得尽兴、看得过瘾,这次我特地叮嘱小扬,见到悟空们,就预个约,今年的12月中旬,我会到来再见它们。

2010年9月6日
光华日报【新风】 

养只袋鼠好环保

我们的地球,严重伤风感冒了,时不时发冷、发热和流鼻水,造成天气变化多端、反复无常;天灾如水患、泥石流更湍急更频密了。

谁都会说这是环境生态失衡,罪魁祸首是我们人类恣意砍伐树林造成的;但大多数人不会身体力行去环保。

今天,环保不再是专属几个绿色组织或个人的工作。而是所有地球人都有责任履行的义务。
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环保是减少使用、不浪费塑料袋,以及设法延长每个塑料袋的寿命。
我一向支持环保,家人也长期在默默做环保。家中每当要使用或消耗塑料袋时,必会三思而后行。

我家塑料袋的存量,进多出少。方太每次从超市回来,必会带回几个大大小小塑料袋,长期累积下来,家中袋的存量就愈积愈多。

方太后来改用环保袋,但还是不能澈底解决袋满之患。

我于是向家人大胆建议饲养只袋鼠,结果家中成员一致通过赞成,不久后我家就饲养了第一只袋鼠。

养只袋鼠好处多。早上方太牵它去菜市场,有时裤袋太窄手机塞不进,就连钱包钥匙一起往袋鼠育儿袋内抛。买了菜肉后,不必向小贩索取塑料袋,直接交给袋鼠塞进袋里。

去超市购物也一样,袋鼠不单是好帮手,还可和顾客携来的小朋友玩乐,大人也喜欢和它合照,有的还把婴儿放进袋内,惹得婴孩又惊又哭。

不过,若是买了鸡蛋或瓶装的食品,不可交给袋鼠处理,因为它喜欢蹦蹦跳跳;买了榴梿也一样,榴梿刺会刺得它皮破血流。

饲养袋鼠,肯定“物有所值”,可把它当宠物又可帮忙购物;带它去超市一趟,就可节省几个塑料袋,所以说袋鼠是最环保的动物。

大家不妨考虑饲养一只袋鼠,它会带给人们不少欢乐,给生活增添乐趣,更有意义的是,我们都在为环保尽一份力。

2010年8月3日
光华日报【新风】 

2011年3月4日星期五

砍柴的日子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家家戶戶是燃燒木柴來煮飯燒菜,這多是用橡膠木。那時期很多家庭主婦都不知甚麼是煤氣?以及如何用它來生火?

我小時候是住在四週被橡林包圍的新村,橡木取之不盡,所以村裡巧婦絕不會難為無“柴”之炊。

哥姐是膠工,若是早點割完膠,腳踏車後座就“順便”載滿橡柴回來。

他們是在工作地點就地取“柴”。有時撿不滿一車,他們就去巡視其它橡樹,尋找那些將掉落的枯枝,就以另一支較長木材設法將枯枝勾下。

這些“幹柴”,很受煮婦的喜愛,因柴身幹瘦容易點燃,它一旦碰到“烈火”就猛烈燃燒,難怪很多膠工收工後都喜歡載一車回家。

我在十二、三歲時,常幫家裡出外幹一些活,砍柴是我勝任的工作之一。我鮮少去路途較遠的園坵拾幹柴,而是註意新村附近有些膠林進行翻種時,園主會將一棵棵老樹推倒,我就是去到這些膠林砍拾橡木。

砍柴的日子蘊藏做人的道理

有時放學回來,巴士經過這些膠林,我在車上看見有倒樹時,心中就竊喜,待一回到家,匆匆吃過午飯後,拿了鋸子和巴冷刀,通知母親一聲,就一個人單鎗匹馬往膠林出發。

到了目的地,已有人在那兒鋸鋸砍砍,我四週瀏覽一下,尋找一些樹幹比較筆直及少枝椏的來砍鋸,因疊放在腳踏車後座方便處理;每一小節木柴長約兩尺,若鋸太 長會影響騎載不便及容易發生意外。砍夠一車後,找個隱蔽處把鋸子和巴冷刀收藏起來,因還要砍多幾輪不需麻煩把工具載來載去。

從膠林騎車回家,是一條凹凸不平的紅泥路,腳踏車因前輕後重,我騎得左搖右晃,有幾次差點來個人仰馬翻。我每趟都載得滿滿的,車後木柴高度接近我的身高,重量肯定超過我的體重,以一個十多歲少年的載運能力不輸給大人,很多人沒目睹是不敢相信的。

砍柴回來,過了幾天還得將它們劈開曬太陽,曬幹後貯存起來以便隨時投入火爐發光發熱。我常四處砍柴回來,尤其是在學校假期,因此家中開門七件事為首的 “柴”是不缺的。砍柴的日子,隨著我來大都會謀生而結束,家中也逐步少用木柴生火而改用煤氣;煤氣方便又清潔,但燒出來的飯菜卻沒有柴燒的美味可口。

現在回想年少砍柴撿柴,當時年紀小,不知其中竟蘊藏一些做人道理,這是我在工余閱讀書報時從中學習到的,如:“劈柴看紋理,說話憑道理。”、“人情如鋸子,你不來我不去。”

這些警句,在生活中與人論理時,隨時可以派上用場。

 2010年4月17日
星洲日报【星云】

写作的幸福滋味

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是拥有大量的金钱任享用;富人说,“幸福”是到处去游山玩水、吃尽天下美味;花花公子说,“幸福”是每晚和不同的美女享受一夜情;女人说,“幸福”是找到一个好归宿。

我自人事纷纭杂沓的商场退隐后,目前过着的是简朴、有规律的生活,对物质的追求欲已淡泊,现阶段是处在“无求品自高”的“幸福”状态。

我追求的“幸福”是精神生活方面,它能给我感觉到幸福的滋味,那就是甘之如饴的写作,而我每天都花上几个小时在耕耘,自得其乐。

还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幸福呢?

我写作的时间是自由且充裕,喜欢写的时候就写,没有灵感就休息一下。家人从不干涉我的行动,所以我在写作时可以任由发挥、畅所欲言(除敏感课题外)。

我不受外面世界太多杂音的干扰。我静静地处在一个宁静的写作环境酝酿题材;每日的作业就是生产文字,也没人规定每月需至少交出多少篇或几万字。我自由自在创作,煮字不是为疗饥,不愁家中没隔日粮,故我可以放松心情我手写我心。

写作的时光就是快乐的时光。在创作时,日子容易度过,也可忘掉一切烦恼,我全情投入在经营文字的堆砌中,没有约束,没有压力,没有人催稿,写作时光过得轻轻松松。

我认为能写作就是幸福,因我没有一个健全的身体,我必须克服一些障碍才能完成一篇文章。以前还不会操作电脑时,每写一段文字都感到吃力;现在学会打字传稿,确比以前更方便更幸福。

我每天都在“享受”幸福时光,也在品尝这幸福滋味。有时觉得,我获上天如此“厚待”,夫复何求?

2010年7月5日
光华日报【新风】 

我看医生 医生看我

我是医院、诊所的常客,定期看医生已成生活的一部分。
我常看医生,医生也常看我。

我看医生有两处,一处在中央医院,一处在政府诊所,看过的医生当然不止两人。

中央医院有个怪现象,就是为我做物理治疗的医生时常更换,每一回都是看到“新人”;记忆所及,没有一位医生曾经看过我两次或以上;同样的,每位医生都是第一次为我看诊。

我常出入医院、诊所,并不是喜欢看医生,而是和医生“签”了长约,日期到了,我就乖乖赴约。

我看医生因为有病,医生看我却说这不是病,是中风后遗症,是手尾漫长、难缠且难断根的“奇难杂症”。

奇怪,这不是病症,哪我还是“病人”吗?若不是病人我来看医生干吗?

每次看医院的医生,他们都“习惯”问在服什么药(药是诊所医生配的)?我“领教”了几次后学精了,之后都会携带药品样本,以防问到我这个药罐子时口哑哑。奇怪,病人看诊记录不是有写吗?而且之前是我叫医生写上的,难道医生不会看?

诊所离家不远,看医生比较方便。诊所的医生少有更换,来来去去都是那三五人,所以有一两位看我次数多了也看得面善了。他们看病速战速决,三几分钟就“解决”一人。但是,之前排队登记、候诊的时间就要花费一小时以上。

医院的医生很得空,这里怪现象之二是医务人员多过病人,所以医生在看我时有多余时间可以多聊几句,有时还闲话家常呢!

诊所的医生同人不同命,忙碌得连如厕次数都要减少,所以有时和病人多谈一句都嫌多。

有几位医生看我很专心,也有的是敷衍了事;有次我带了X光底片来复诊,那个医生看也不看就说,你没事没事,记录卡不是写没事吗?三言两语就把我打发了。

我脑内有一滩瘀血,清除不了,若要它消失就要等“奇迹”了;但有一医生看我后说是有希望康复,我知道他是说安慰我的话,我姑妄听之,姑妄信之。

2010年4月28日
光华日报【新风】 

与蚊子大被同眠

晚上睡觉,每个人都害怕被蚊子叮,被叮到就难安心入眠。

近来天气非常燥热,房间每晚都会有不知从哪儿飞进来三两只蚊子。曾有几次睡至半夜,不想睡觉的蚊子就来干扰,有一次在梦中正与女朋友亲嘴时,一只不识趣的蚊子也来凑热闹,竟在我唇边KISS一下,第二天早上照镜时,已是肿成“红”毛楼。

我当然憎恨蚊子。每次打死一只蚊子后,就会联想假如世上没有蚊子这种昆虫,那我们人类每年就可减少失去不少的血液。

不是每个人都不喜欢蚊子,有人却希望蚊子多多繁殖,他们的产品就可更畅销。这些厂家是蚊香、蚊油、电蚊拍、止痒膏制造商。

假如没有蚊子,他们就没有生意可做,厂房关门大吉后也无蚊子可养。

假如没有蚊子,我们就不会患上骨痛热症,医院、药房就少了这些病人,晚上睡觉就可高枕无忧。
不久前阅报,知悉有外国科学家正研究蚊子的下一代,若是雌性就使它们生长后没有翅膀,如此它们就丧失飞行的本能,不能飞到各处吸血,长期饥饿后最终死亡。

原来只有雌蚊才会螫人,以后我打蚊子时要先辩别它们的性别(黑暗中如何看清楚?),才不致滥杀无辜。

蚊子喜欢在黑暗中找食,房间内有时点上两圈蚊香还是不能薰走冥顽不灵的蚊子。如果是冷天,我睡觉时就把被单把身体包裹得紧紧;如果是大热天,就只能盖脚部,上半身就要冒险被蚊子叮咬的风险。

我时刻都在提防蚊子,一见到就非打死它不可。我右手因无法正常操作,早已练成了一种“单手功”,有时在黑暗中凭“嗡嗡嗡”声也能将蚊子手到擒来。

我全身任何一处皮肤都可以给蚊子叮咬,只有左手臂例外;因为万一被螫,我右手不能灵活摆动去抓痒,只好强忍住痛肿至天亮。

有一个夜晚,一只蚊子误打误撞撞进被单内与我同眠,开始我并没有发觉,直到在手臂叮了两口后,我才在又痛又痒中惊醒。

醒来之后,痛痒久久未消,怎么办好?我忽然想起早上刚剃过胡须,于是把左手臂被螫处往下巴来回磨擦,痛痒才渐渐消失,我也才能够继续追寻美梦。

2010年3月16日
光华日报【新风】

摸書

我寫稿時,每當思路阻塞,無法繼續寫下去,就習慣摸摸桌上的書,或是隨意翻翻幾下。在這過程中,腦筋就會靈活些,有時靈感就會如此不請自來了。

我愛寫作也愛看書,家裡的藏書多是文友贈送的,當然不是每一本都看完,有的甚至只看了幾頁。這些長期擺在書櫥的書,我一有空時,就喜歡從中抽出幾本摸摸、翻翻、看看,當翻到作者照片,彷佛是和文友見面,打招呼握手問好。

雖是幾分鐘的接觸,我已和文友進行了一場心靈交流。有的書本蘊藏作者的思想和智慧,每一次摸書,都有新的體會,新的感觸。而最令人傷感的是,摸到看到一本熟悉的書,可是作者已不在了,這一本成了遺著。

我去到朋友家,看到茶幾上的書報,手癢起來就會摸摸看看。但看到書柜內的書,就不敢冒然取出來看,在還未得到主人同意之前,兩隻手其實已按捺不住了……

摸書不代表看書,摸書是一種快感、一種享受、一種滿足。好聞書香的我,見書如見到一位皮膚柔嫩的美女,非上前摸摸不可。

2010年10月04日
星洲日报【星云】

高处不胜寒

我有一位报友,30年前任报社高级记者。他从实习开始做起,因认真学习,勤力工作,很快地成为正式采访记者,这期间,他广开人脉,广结人缘,三教九流人物都可成为“好”朋友,这不单对他采访工作有所帮助,从中“挖”到许多漏网新闻,也使生活更多姿多彩,日子过得快乐逍遥。

工作多年,他的优异表现有目共睹,馆方于是跃升为采访主任,怎知他却不想更上一层楼,就一口拒绝。

若换是他人,能升级是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而他却无动于衷,不愿坐在冷气房内挥动指挥棒、调兵遣将,宁愿做回整天在外奔跑还得日晒雨淋的记者。

有一天,他对我说,他是怕寂寞又爱接受挑战的人,如果他当上高层人员,不能在外“自由活动”,“囚禁”在办公室内如坐针毡,等如行动交际被约束,生活全无乐趣可言。

而且,在他那一部门,他是众人之上,一切决策以他马首是瞻,这使他负担更重的责任。
他有先见之明,若是坐上主任位,有形无形的压力将随之降临在身上。

人往高处爬是没错,但很多人处在高处时,身历其境才真正体会出“高处不胜寒”!

我跑市场跑了这么多年,对商场状况、商业活动可说了如指掌,也为公司立下一些汗马功劳,有个时期,适逢部门经理职有空缺需填补,公司认为我是不二人选,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战战兢兢地走马上任。

从推销员到经理,工作性质大不相同,之前长期在外和客户洽谈生意,升级后多留在办公室运筹帷幄,注意业务的发展。

我这个“不称职”的销售经理,只任了几个月就不想干了,因为除了:工作多、责任重、压力大,另外一点是自忖能力不足,不能为公司业绩攀上高峰以达到老板的“要求”,以致担心会阻碍公司的成长。

打回原形重提公事包,我又像以往一样,努力地去把一张张订单追求回来。

2007年5月23日
中国报【百宝公事包】

父亲回家时

父亲在昔加末工作后,每双周回家一次。

知道父亲这个周末回来,家中无人不高兴;尤其是母亲,当天晚餐的菜肴必会丰富些,毕竟是两个礼拜才难得吃到一餐比较好的,平常日子我们是粗菜淡饭惯了。

拜六傍晚,我会和弟妹在火车站接父亲,有时是我一人。

父亲多是乘火车,不知道是他认为较舒服还是较方便?其实,他若选择乘巴士是可以全程坐免费的。

父亲任职的公司,就是拥有巴士川行昔加末——亚依淡;只要父亲向经理开口,就可轻易领到一张免费来回车票。以父亲的性格,可能是他不想欠下人情,这是不难理解的。

在车站接到父亲,他通常只是一袋简单的行李,没有大包小包买些物品回来。记忆中,他曾买过一大麻包袋的昔加末榴櫣,当时从火车上需由两三个大人才能抬下来。

榴櫣是全家人爱吃的。这一大袋我们足足吃了两个晚上,所以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是父亲仅有一次舍得花大钱。平时他是省吃省用。每月月头领薪后,他把大部份薪水交给母亲,身上只剩点零用。

父亲回到家,和母亲交谈几句,休息一下,洗个澡吃过晚餐后,乘母亲没注意时就脚底抹油,溜之赶去公馆和雀友“开战”。这一战可能是“开打”至深夜,也曾通宵达旦。

父亲爱搓麻将,母亲很少大动肝火,有的只是讲讲几句。有次母亲可能是生气了,就叫我去公馆骑楼下把父亲骑的脚踏车“偷”回来,给点“颜色”父亲看。

父亲赌罢却若无其事回到家,完全没有“不见”脚踏车这回事,一点也不会紧张。

那一年我也在昔加末工作,有个早上父亲胃病复发,痛得他面色苍白,痛苦呻吟不已,我只好载他回家。这是我第一次载父亲回家,抵家时母亲高兴得以为我们父子是回来度中秋,想不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家……

2010年6月26日
星洲日报【星云】

父亲与政治

1964年大选投票日晚上,全国人民焦急等待成绩揭晓,都想早点知道哪一个政党能执政,这是个漫长又紧张的一夜。

家中成员不少,只有3人热衷选举。父亲关心政治不参与政治;大哥不单关心,本身还是在野党党员。无可讳言,他是希望这届大选社阵能赢得更多席位。我,当年还是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却对政治的认识早熟了些。

父亲是马华数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的支持者。中午才从昔加末赶回来,下午就去投票;他这一票投给谁,我们心中有数,他同时影响母亲、大姐二姐的投票决 定。父亲常向家人说马华如何如何好,马华是为华社服务,马华是代表华人,所以票要投给帆船;相信大哥是不会听从父亲的劝告,他和村内许多“血气方刚”的年 轻人的思想一样,票非投给反对党莫属。

晚餐过后,大哥就急不及待上街找党同志探听行情。父亲没出街,却交待我待会儿记得扭开收音机收听选举结果。

那个年代小镇上还没有一家拥有电视机。选民要知道成绩,除了人在居銮计票中心现场外,就是只有收听广播。

黑夜随时间一分一秒消失而到来。9点过后,收音机陸续传出零星的州席成绩,我对有些马来选区的结果不感兴趣,父亲听不懂华语,却想知道广播内容,我就“翻译”成福建话,他也听得“津津有味”。

夜越深成绩越“吸引”听众。有几场受人关注的选区结果公布了,父亲每次都紧张问我是谁赢了?当我告诉他是马华候选人赢了,他脸上马上露出笑容。

午夜过后,父亲精神撑不住了,才“依依不舍”上床去,我继续收听广播。

其实父亲并未真正入眠。每隔一段时间,他会爬起来,频频问我最新的“行情”如何?我说某选区联盟赢了,他更要明确知道,是马华?巫统?国大党?

至凌晨时分,知道是联盟执政,父亲才满意去睡其甜蜜的觉。

2010年6月25日
星洲日报【星云】

父亲的财产

父亲是一介书生,年幼进过私塾,学问是有,却不是理财这方面的学问。他对钱财没有概念,本身也没有什么“财”可理,人到中年仍是两袖清风。

任何时候,他身上或家里的钱不会超过一百元。他儿女成群,他父亲没留下什么产业给他这个大儿子,他年轻时也没置业,单靠自己微薄的入息要如何养大5男5女?

养育儿女的功劳是母亲。当年母亲含辛茹苦,节衣缩食,对每项开支锱铢必较,把一分一亳省下来才能使孩子们没挨饿过一餐,还有能力供我们受教育。父亲 只是每个月头把大部份薪水交给母亲后,“以为”是尽了养家的责任,就不过问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担心孩子的学费交了吗?家里的伙食费够用吗?水电费还了 吗?

父亲就是这样乐天知命,无忧无愁自己活得逍遥、穷得开心。反观母亲,每天为一家大小的温饱处心积虑,有时我会听到她对父亲的漠不关心发出怨言。

那个年代,当我们几兄弟一个个升上中学时,家里的开支一下子暴增,母亲月尾就要为我们的学费车费操心,有时实在无法撑下去了,只好厚着脸皮开口向亲友借,母亲的信誉还不错,有借有还,所以每次出去借钱都不会空手归。

父亲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尤以他在外坡工作时,更有“理由”对家中长期的经济困境可以置身度外。

我常天真的想,如果父亲是个有财产的人,至少拥有一些祖业,母亲的日子就会过得好些,也不必每天为开门七件事事事烦恼。事实上,父亲就是穷措大一个,这个事实这辈子是改变不了。

父亲为人耿直、宅心忠厚,以他的性格,是不可能在尔诈我虞的商场上混,所以他发不到生意财,本身也没有横财运,一生只能靠打一份安稳工作来养活我们。

2010年6月24日
星洲日报【星云】

父亲的职业

父亲年轻时,在未结婚前是做过什么工作?我不清楚。记得母亲说过,婚后父亲是经营杂货店,母亲也在店内帮忙。

杂货店是开在马六甲双溪南眉,这里是双亲土生土长的甘榜。顾客多是马来人,售卖的货物除一般杂货外,也有一些土产和自制的糕饼。

母亲经常和马来顾客接触,她的马来话说得头头是道;至于父亲,我长大后和他聚少离多,少有机会听他讲马来话,不知他讲得流利否?

之后父亲为何把杂货店的营业结束呢?在我出世之前,父母已举家搬到南部,所以我不知是不是生意失败?还是想在另个领域寻求更好的发展?

在柔佛巴罗落脚后,父亲赋闲一阵子,不久就找到一份园坵管工的工作。

管工,即“甲巴拉”(工头)。工作性质是每天巡视各“树号”,督促胶工割胶,和观察他们工作表现(如割伤橡树)。

这份工作当然不比胶工辛苦,有时忙时还可“偷懒”一下;但对于一个“弱不禁风”的“读书人”来说,我至今还在怀疑父亲是否能胜任此份工?因他坐惯在风扇底下抄抄写写,不慣日晒雨淋,脸上也没有一点威严,而且又不会驾驶摩托车,每次巡园就要劳驾同事载着满山跑。

父亲没有什么专长,当时还在失业中,能有这份“优差”,当时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

其实父亲是骑马找马,果然不久后,在好友的介绍下,父亲告别了胶林,开始在昔加末某商行上班了。

任职“财副”(书记)是父亲的最后一份工作,也是他最满意的职业。

2010年6月23日
星洲日报【星云】

父亲与赌

在父亲身上,有一些优点是可以潜移默化到儿女身上的。

父亲温文尔雅,待人彬彬有礼。和妻子儿女谈话总是低声细语,我鲜有听到双亲的吵架声;他们几十年的相处,在我的记忆中,有斗嘴只是几次而已;我们兄弟姐妹更是很少被父亲责骂,他少有在家并不是替他美言,原因是他脾气好得很。

父亲以身教多过言教来教育我们。他算是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这是左邻右舍赞赏的。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吹一口好箫,他会讲解通书、会看生辰八字,所以身为老大,他也得到弟妹、弟媳妹夫和侄甥辈们的尊敬。

不过,人不是十全十美,在父亲身上,也有两样不良嗜好,就是爱抽烟爱赌博。

父亲是赌万字和搓麻将。他期期都买万字,每组只是下注一两元,长久以来,没有听他说过中大奖。他搓麻将也是赌一圈输赢最小的。

父亲除爱抽和赌外,没有其他消遣。母亲也认为,己是乐龄人士的父亲搓搓麻将当娱乐没什么大不了,据说还可预防老人痴呆症。

问题是,父亲一坐上赌椅,就可以夜以继日、晨昏颠倒拼命搏杀,有时“忙”到无暇上厕所放松,以及常饿着肚子继续“开工”,结果他的胃病就是如此得来的。

父亲赌的地点不难找到。小镇上只有那3、4所公馆,若他不是在这所赌就是在另一所。母亲从来不会找上公馆大吵大闹。有时急需买菜钱时,就会带我来到公馆楼下,叫我上楼向父亲拿3、4块,每次母亲都怂恿我多讨二角,当是奖赏给我的零用。

父亲输多赢少,如果他回来时走路有些风,脸上挂着微笑,手上有一袋大包,哪不必说是赢钱了,不过这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

2010年6月22日
星洲日报【星云】

父亲与笔

父亲年轻时文质彬彬,中年温文尔雅,一看就知是个读书人。

我不知道他小时有进过什么学堂,想是进过私塾读过几本古书吧。

那个年代,他是村里少数几个肚里有墨水的人。在家6兄弟中他是最有学问,除了尾叔“后来居上”,尾叔是林家唯一拥有高中毕业文凭。

父亲终日与笔为伍,他可不像他儿子喜欢写作,而是在一间商行当“财副”(书记),整天抄抄写写,那时“财副”的地位是受人敬重的。

在这之前,他是园坵“甲巴拉”(工头),每天奔走各“树号”督促胶工,用笔记录工友一天的收成和工作表现。

可能是父亲不能适应这份需日晒雨淋的“苦差”,工作没多久就告别了胶林。

在友人介绍下,父亲回到他可以“胜任愉快”的理帐老本行。他右手拿笔,左手打算盘,把公司的来往帐目逐日理清;我知道父亲的算盘打得又快又响又准,记得我小时候,他曾教我珠算口诀,以及打算盘的正确手势。

父亲古文根基深、文笔不错,他在公司也处理与各商号来往信件;同时,村里有人要写“唐山批”,都会到来假手于父亲。

帮村民写信是常有的事,如果相熟的亲友“家有喜事”,如娶媳妇需写请帖,也会找上门劳驾到父亲,这份差使对父亲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父亲的书法秀丽端正,每年新年前夕,他都会“大显身手”挥毫,写下几副春联。我成家后,每年除夕,也会挥春贴春联,我想这多少是受父亲的影响。

父亲一生与笔脱离不了关系,注定是靠笔吃饭的人。

2010年6月21日
星洲日报【星云】

乌龙球

足球比赛中,有3种进球是球迷赛后津津乐道的,一是经典入球;二是冷门战果;三是乌龙球。

球员将球射入己方的龙门,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都被判为对方得分,这种入球称为“乌龙球”。

乌龙球鲜有上演,每当一有乌龙球时,观众必喧哗鼓噪,议论纷纷。

体坛有乌龙球,政坛也会出现乌龙球。不久前在台湾闹得沸沸扬扬的“选美风波”,就是民进党摆了乌龙,把球射入自己的龙门。

事因上个月在我国举行的“洲际旅游小姐”选美比赛,台湾美女披着“TAIWAN CHINA”(中国台湾)的肩带,被民进党立委痛批是“教育失败,国家认同错乱”。

就位糊涂的议员一时大意,没查清楚美女的背景,就猛开炮火,岂知这炮火是转回头射向自己党同志报章打错标题偶尔会看到,很久以前某编辑错手打出这样的标题:“摆错乌龙”。“乌龙”原本意思是无意犯错,“摆错乌龙”负负得正,岂不是摆“对”了呢?这个编辑自己才是“摆乌龙”打错标题了。

电台播音人念错读音是常听到的。曾有官营电台某节目主持人把“月落乌啼霜满天”念成“月落鸟啼霜满天”,结果“鸟”声一播出,收音机前的听众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

任何庆典、集会的司仪或主持人摆乌龙是件尴尬的事。友人爱射灯谜,有次出席〈灯谜雅集〉,席间有一谜题:“非我娘”,射三字口语,结果被她猜中了,谜底是:“他X的”。

因她的名字有个“龙”,主持人以为是男性,就对着麦克风说:“请龙X先生上来领奖”,
怎知道出来的是位女士,主持人知道摆乌龙了,忙改口更正。

友人上台领奖时,全场目光都射向她身上,使她非常不自在,加以较早时被主持人调侃,说她会猜中此题,是不是平日爱说“他X的”?

她走下台时,心中暗骂:“真是他妈后面加个‘的’”。

2010年6月10日
光华日报【新风】

足球寡妇

世界杯来了,足球迷个个喜上眉梢,在这64场的赛事中,可以尽兴看个饱、看得过癮。

很少男人不爱看世界杯,之所以爱看因为精彩、紧张、刺激,另个原因是与赌球有关。
很多女人不爱看足球赛,据专家说是女人体内缺少一根球筋。

男人在这一个月内,可以为一粒足球神魂颠倒,为它疯狂;有的太沉迷足球致无心工作,有的甚至拿假期为了看球赛;有的只顾看球赌球,把身旁的女人冷落了。

女人知道,尤其是已婚女人,更能深深感受到,世界杯的到来,正是她们陷入恶梦的时候。

身旁的男人“移情别恋”了。他把对她的爱转移到足球,他爱足球更甚于爱女人。
 
每4年一次,女人就要空守闺房一个月,成了“足球寡妇”。

男人不是不想进房,有时是看球看得太夜,“精力”已消耗在球场上,看完球精神已是疲惫不堪了,若是上床马上就会呼呼入睡,哪还能做些什么?

男人全情投入世界杯,早上临上班前急翻阅报章体育版,去到公司和同事不再热衷谈论业绩,而是比较哪一队比较强?在午餐饭局上和客户的话题难免扯到巴西、英格兰、阿根廷;回到家有的竟然没察觉到女人的存在,只顾和赌友在手机上讲个没完没了的“放”球和“吃”球。

好不容易等到开饭了,女人以为在饭桌上可以和男人谈些家事,哪知谈没有两句,赌友的电话又来到……

身为女人,这个球季里和另一半好像找不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她不会谈足球经,和男人的交谈自然减少也冷淡了,这是他们婚后感情陷入最低潮的时刻。

女人自觉不如足球,球还有男人抱著睡觉,她却是夜夜搂着抱枕听着电视的呼喊声浪难于入睡。

女人,要守活寡长达一个月,已婚女人在这段日子度日如年呵,她们是世界杯的输家。

2010年6月10日
光华日报【新风】

男人、女人和足球的三角战争

有人说这是一颗设定炸弹,每4年就爆发一次。

这场战争破坏了家庭和谐,把原本美满的家庭拆散得支离破碎。

这是一粒小小的足球引发的。它的威力不单把一个个家庭搞得鸡犬不宁,更可将比它体积大上千万倍的地球踢得天翻地覆。

这就是围绕着男人、女人和足球间的三角战争。

全世界热爱足球运动的男人,等了4年,等到颈项和长颈鹿一样长时,才盼望到世界杯到来。

全世界从不爱看足球赛的已婚女人,每4年就得痛苦一次。这种痛苦,就是家中的男人,对足球的兴趣远比对自己的女人兴趣多了。

是足球把男人对女人的爱抢夺过去。

从开赛这一天起,女人在家中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落得比一粒球还不如。

男人十个看球九个赌,十赌九输,输的钱从哪里来?有些是削减家用,有的是把储备了4年的赌本输掉了,有的向阿窿借,有人滥用公款,有的向女人的私房钱打主意,有者拖欠着赌债打算不还……

男人在深夜还守着电视,为了一粒进球雀跃万分,也为了一粒失球顿足捶胸,欢呼声和叫喊声吵得在睡觉的女人不能安眠。

男人过了凌晨才甘愿上床,上到床来不是抱着女人入睡,在梦中相拥抱的是足球。

男人在这为期一个月的赛程中,为了看球、赌球,把家中的女人冷落了。

於是,家庭亮起了红灯,冷战开始了。男人和女人共同的话题少了,有的搞到男女分床睡。

有的女人一气之下跑回娘家告状;有的姐妹淘相约出国游玩至球赛结束才回来。

更恐怖的是,有些男人欠下巨额赌债,惹得阿窿天天上门追债,结果女人不堪其扰,精神大受打击,闹到最后男女双方只好分手。

这场三角战争,每隔4年就会发生,都是一粒足球引爆的。

2010年6月26日
南洋商报【商余】

世界杯好好看

等了4年,等到颈项长了,世界杯终于来了,对万千足球迷来说,心中的雀跃是按捺不住的。

紧张、刺激,64场赛事场场都有惊险镜头,也随时有爆冷的战果。全世界的足球强旅荟萃于此,单是观赏各国顶尖球星的球艺,已足令观众惊叹连连。

世界杯好好看。有很多球迷早已计划好,在未来的一个月里,拟定好有哪几场是非看不可,有的球迷已向公司请无薪假期,准备看个过瘾。

好赌球者更不会错过此黄金机会,有的早已筹备一笔赌金,届时打算赌个痛快。

世界杯来势汹汹,商家看准此良机,推出与球赛相关产品并大打广告,使媒体大赚广告钱;产品热卖,商家也是赚得盆满砵满。

世界杯好好看。在咖啡店、巴刹、公司、工作场所、餐馆,谁不在谈论世界杯?球赛期间,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冲击;饮食业者、嫲嫲档是最大受益;电器行电视机可以多卖;博彩公司合法化正是时候,也来分一杯羹。

世界杯魅力四射,球迷赌迷都为一粒球疯狂。别小看这粒球,它的冲击力和爆发力十足,它可踢伤一些娱乐事业,如影片在这段球赛进行期间放映必难卖座;歌星有片待发也不敢轻举妄动,宁可押后也不想与世界杯正面冲突。

世界杯好好看。此时不看就要等多4年哦!

2010年6月10日
中国报【读编交流】

足球踢翻地球

这几天无论走到哪里,耳根若想清静,不想听到太多有关“足球”的球人球事话题,不想使耳朵受罪,似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现在是置身在外星球,因地球上的每个角落,约半数人口都在疯狂追逐一粒足球。

为了看球,有的员工宁愿丢去工作在所不惜,有听闻有人干脆拿足一个月长假。为了赌球,赌徒输得倾家荡产,有者甚至家破人亡;为了追球,球迷可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守在电视机前,人人狂热的程度,足以使地球气温飚升险而爆炸。

足球能使地球频临爆炸边沿,至少,它也能引发“地震”

一粒足球在跳跃,忽上忽下,或左或右,地球上几十亿颗心跟着快慢跳动。一个被球迷目光紧盯住的刹那进球,同一时间几十亿观众在地球各角落不约而同发 出惊叫欢呼,紧接下来此起彼伏的掌声,这一波声浪响彻云霄,分贝强过核子弹爆炸;几十亿双脚分秒不差同步兴奋跃起落下的一刻,每一个球迷几乎可以感受到地 球表面轻微颤抖几下,这就是在世界杯到来才可能产生的“人造地震”。

一粒不起眼、重量不及450克的小小足球,竟能震撼一颗体积、质量比自己不知大、重多少万千倍的超级庞然大物的地球摇晃,这就是足以证明足球爆发出来的威力,是无可想像,实在是太“恐怖”了。

足球能把地球当是“球”来踢到翻转,踢到天翻地覆,改变了自转运行轨道,弄乱了钟摆定律,使大马人民的生活作息日夜颠倒,白天变成黑夜,黑夜变成白天。

一粒可以踢翻地球的足球,同样可以团结地球村所有的人大家一起来看一场足球赛,好过看一场战争的爆发。

2006年6月22日
星洲日报【星云】

女人是世界杯的输家

这些日子,左邻右舍的女 人都会互相抱怨,诉说她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起了巨大变化。男人提早回家本是件好事,但一回到家,对家中发生的大小事情全都没兴趣知道,也懒得过问,只有兴趣 翻阅报章的体育版;有时早早独自上床睡觉,凌晨又爬起来,有时到了深夜,还没有睡意,对着电视机到天亮,把枕边的女人冷落了。

结婚这么多年,女人应该知道,每4年一次,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她们一个两个,都成了“足球寡妇”。

这期间,男人可以不思茶饭不想女人,却不可不对足球朝思暮想。尽管是透过荧光屏,目不转睛对着一粒球飞来飞去,始终不能用手独摸到;但在球赛的90分钟里,享受那三两粒进球刹那的高潮,比起躺在床上,可以抱个满怀的自己女人来得过瘾。

一个女人的魅力竟比不上一粒足球。

男人在家中(仅仅几个小时),不会关心开门七件事,只有电费要记得还。

男人手机总是响个不停,仿佛是做大生意的出入口商人,但他们不是在做大生意,而是和赌友兴致勃勃大谈赌球行情。

女人怎么会忘记上一届“惨痛”的记忆?球赛过后,不会看球不会赌球的普通家庭主妇,竟会被远至另一半球飞来的足球不偏不倚射中,头部至今仍隐隐作痛。

女人永远是世界杯的输家。

事因输球的男人输掉几个月薪水,就无理把这笔帐算在家中伙食费上;七扣八扣后,才把剩下的几百块交到女人手上,女人只好掏出私房钱补贴,以度过难关。另一方面,女人担心男人在外面不知有借阿窿否?

男人半夜起床拥抱的是足球,球赛结束后匆匆上床入睡梦到的也是足球。

曾听闻有的女人在球季时宁可与男人分床睡,一是怕男人半夜起床开电视时被吵醒;二是男人在半睡半醒间来个凌空一脚不小心被踢落床底。

女人身上就是少了足球细胞,对世界杯话题提不起劲,所以管它足球是方是圆,也不明白足球场上22个大男人为何为一粒球追逐得气喘吁吁?为何赌徒有大把赌金在输赢何不多买几打球来分给每个球员?

这个球季,是属于男人看球赌球的日子,女人的怨声从厨房哎叹到客厅,女人永远是世界杯无辜的受害者。

2006年6月5日
南洋商报【商余】

都是足球惹起

一粒足球,令世界半数人口废寝忘食,为之疯狂。

一粒足球,威力猛过核子弹,能把整个地球翻转过来,搞得天翻地覆。

一粒足球,能使球迷生活颠倒,白天当成黑夜,黑夜变成白天。

一粒足球,在赌徒手里能变成多粒球。赌球时,一场可以“放”它几粒;有时又可“吃”进几粒。

一粒足球,全世界目光的焦点,它一跳一动,紧紧牵动球迷的喜怒哀乐;球迷为它欢笑,为它痛哭。

一粒进球,有人应声雀跃欢呼,有人垂头丧气。

一粒进球,有人称赞射脚好嘢,有人责怪门将分神。

一迷进球,有人手掌拍到红肿,有人砸烂电视机当球踢。

一粒进球,有人赢得盆满砵满,有人输到倾家荡产。

一粒足球,使家中男人“移情别恋”,也同时恋上电视机。

家中女人要守一个月活寡,因男人喜欢上足球。

商场水静河飞,只听到球言球语满天飞。足球没长眼睛,不小心把商人踢得焦头烂额,生意遽跌得莫名其妙。

老板对业绩猛摇头,对员工旷工率创新高无可奈何,部份员工宁可选择看球而不想工作。

“准时”上班的员工都染上熊猫眼,工作无精打采,手机响个不停,十有八九不关生意只关足球。

球迷很多是赌迷,赌迷看球只看成绩,有几人真正是在观赏球艺?

有的一场赌输赢,只需“半粒球”即可定胜负。

有人因“放”或“吃”半粒球而欠下大笔赌债,迫得向阿窿借钱。

各行各业生意门可罗雀,唯独阿窿门庭若市。

等了4年,阿窿岂可错失良机,赛前到处分发传单、大派名片。

与球疯狂共舞,盲目狂赌的后果,悲剧就一宗宗上演。

观赏世界杯原本是极高的感官享受,它带来娱乐、刺激因为涉及赌博、踢假球,就产生负面效果。

这些那些,都是一粒球惹起的。

2010年4月13日
星洲日报【星云】

我在编织网络梦

我是只蜘蛛,平时爱在网上流连,有时在睡午觉,有时在看风景,有时在补破网,有时和女朋友比赛谁吐的丝多。

织网是我一技之长,也是生存的本能,这是天赋的;奇怪的是最近常听到人类说,我们族类是昆虫中智商最高的,甚至除了人类以外的任何一种动物都望其项背,因为我这族类懂得科技,天天上网,是搞网络的高手。

嘿嘿,人类真会说笑。同样是“网”,但此网不同彼网。人类上网是搜索资料、交友、传讯息、找商机;不同的是我是在网上作业,在网上伺机捕食猎物以填饱肚子。

我每天一早起身,就在网上活动,夜晚睡觉时,也离开不了网。

网是我日夜生活的家,是棲身之所,也是和女朋友幽会的“盘丝洞”。

既然人类冯京当马凉,把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混为一谈,我听后沾沾自喜,也就将错就错,把送来的高帽不知羞耻戴上,把脸皮装厚(如此就不会觉得脸红)认同了。

感谢人类看得起我族类,我每次想起就高兴得荡起秋千来。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连日来做的梦都与网络有关。

有一次梦到的是,我真的是有科技的天份,我吐出的丝线成了天线,我身上的脑成了现成的电脑,我真的会上网了。

此后我天天伊媚儿情信给女朋友,在面子书上和全村的同类结为“朋友”,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友,和隔壁村的商友交换商业讯息,以及每当暴风雨前,“朋友”们都会通风报讯,大家得以逃过一次次的灾难,这些都是网络的功劳。

我天天上网玩得不亦乐乎,我对电脑一网情深,感受到无网不利。

有一天我正在和女朋友在面子书上情话绵绵时,一个小孩子捡起了石头,突然朝我这个方向抛过来,不偏不倚打得我头破血流,网也碎得破破烂烂,更要命的是砸醒我的网络梦。

2010年4月13日
光华日报【新风】

假如我是个年少

假如我是个年少,我会感谢父母,生我正逢其时。

今天我庆幸生长在科技发达的年代,可以享用很多先进的产品,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和节奏。

我的年少朋友,个个出门有手机带在身上。若无手机,就被同伴视为“怪物”。有了手机,交朋友方便多了。不像父母的那一代,要交朋友,还要靠写信,真 是太麻烦,而且有时手都写酸了,未必成功交到朋友。我们这一代,用手机交友,以通话培养感情;若还有人靠写信来追求异性,这人准会被人取笑是活在上个世纪 上叶。

假如我是个年少,我会善用这些科技产品。我会自我约束每天上网时间,我上网的目的是搜索资料,尽量少看面子书,和少玩网上游戏。我不会和朋友上网咖,我会洁身自爱专注重学业,因为我知道父母没有机会受高深教育,我生长在教育普及的今天,我要好好把握这良机。

假如我是个年少,我虽爱开快摩托车四处去兜风,但不会成为飚车一族,这是拿生命来开玩笑的。我也不会去攫夺,这也会造成无辜者钱财损失和伤亡。

假如我是个年少,我会好好处理钱财。虽然父母每月给我足够的花费,但我从不乱花他们的血汗钱。我爱看英超、欧洲杯,我不敢赌球,朋友中有几个爱赌,有一两个还欠下阿窿的钱,期限到了被阿窿迫得半死。

这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我急需用钱时也不会去找阿窿借钱来周转。

据说学生也可申请到信用卡,我就是没“胆量”去用未来钱,我不想在年少时期就成为卡奴。
假如我是个年少,今天我是幸运幸福的。要读书有书读,要电脑有电脑,要手机有手机,要钱花向父母伸手,要旅游就可加入“人人都可飞”的行列。

啊!当我正陶醉在这少年十五二十时,我知道我的头脑还是清醒的,那只是一时兴起,胡思乱想一场,给自己爽爽一下。今天的我,已是个乐龄人士了。

2010年4月13日
光华日报【新风】

推销员与床

有人说推销员一天之中花在车上的时间最多,也有人说是花在和客户洽谈生意上,我则说除了这两者之外,在床上的时间之长之久也“不遑多让”。

有的推销员开房没有冷气就不能入睡也是事实。他们认为辛苦了一整天,好好“享受”冷气是应该的,久而久之,睡觉没有冷气好像是亏待自己。

睡觉离开不了床,离开了床的感觉怎样睡都不自在、不舒服。推销员若昨晚睡不好觉,今天怎能有精神开车及和客户谈生意呢?

虽说休息不一定是在床上,在床上不一定是睡觉。客房内的床,确花去推销员不少时间;一天工作结束后,如果晚上没出去应酬,用过晚餐就是回到房间。接下来的“活动”时间,大部份都是在床上进行。

有的推销员每晚要写“工作报告”,或整理订单,若与人共房,房内一张小桌子是不够用的,其中一人就得把文件移到床上,把床当桌子用。

床当书桌,也可当赌桌,几个好赌的推销员在外坡不期而遇,就约好当晚在房间床上开赌局,可以大赌特赌,甚至赌到天明。

赌友把床当赌桌,赌罢直接一躺睡其大觉,若太倦困的话第二天早上不开工老板也不知道。

床给予推销员方便、好处,它提供了休息、睡觉、做梦、养精蓄锐的功能;而常带女伴出门的推销员,对床充满了期待、遐想。

精力过剩的推销员,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发泄,只要不说出来,是没人知道的。客房内的床,是他们追求床笫之欢的阳台。

若你问我曾在床上有过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我会小声告诉你,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和一个熟客在床上完成了一单交易——写订单。

2010年5月21日
南洋商报【商余】

被电击伤记

在医院做物理治疗,其中有一疗程:“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即将电线贴在手臂皮肤上,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强化肌肉收缩效果。

我脑中风后致右边手脚肌肉逐渐软弱无力,为了防止它进一步萎缩和刺激肌肉恢复功能,我每次都接收这疗法。

这项运作步骤是先在电表上设定时间(约30分钟),再较正病人能承受的电压;之前每次都顺利进行相安无事,怎知那天却被电击伤了。

触电的一刹那,我整个人随着大喊一声从椅子跳上来,半边身体被电得又痺又痛,眼前天旋地转、头晕目眩,幸亏十多分钟过后,意识渐渐恢复,痛苦也减弱了。

以往为我“服务”的多是经验老到的医务人员,所以每次都放心电疗;那天为我插电的是新来的实习生,当看着她笨手笨脚在找正负电时,我就有种不安的预感,忙嘱她要小心。

可能是她忘了预设时间,当电疗了半小时后,手部仍感觉有电流供应,就叫她关掉电源。

这本是简单容易的动作,但是这个“初妹”却手忙脚乱,不但没关电反而是把电力加强,像正在开车时应该踩制止板却误踏油门猛往前冲,结果我被击得差点昏迷不醒。

其实实习生在做这项疗程时,应该有个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在旁指导,才不致闹出人命,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2010年4月13日
中国报【读编交流】

花花世界

卖花的人不是买花的人,买花的人不是种花的人,
种花的人不是偸花的人,偸花的人不是摧花的人,
摧花的人不是赏花的人,赏花的人不是摘花的人,
摘花的人不是惜花的人,惜花的人不是葬花的人,
葬花的人不是爱花的人,爱花的人不是踩花的人,
踩花的人不是怜花的人,怜花的人不是抛花的人,
抛花的人不是献花的人,献花的人不是咒花的人,
咒花的人不是咏花的人,咏花的人不是弃花的人,
弃花的人不是送花的人,送花的人不是恋花的人,
恋花的人不是厌花的人,厌花的人不是寻花的人,
寻花的人不是砍花的人,砍花的人不是护花的人,
护花的人不是折花的人,折花的人不是揷花的人,
揷花的人不是悲花的人,悲花的人不是画花的人,
画花的人正在画一幅花团锦簇的“花花世界”图。

2009年7月4日
中国报【读编交流】

写作好好玩

有一种成人益智游戏,我每天都在玩,假如你有兴趣,也可玩得不亦乐乎,这就是写作。

写作好好玩,它就是文字接龙游戏。把一个个字、一句句词串联起来,组成一篇情文并茂的文章,这就是写作。

我们常用的中文字约2、3千个,你可以找来几十或百多两百个字,把相关的字句列在一起,排成一行行,需言之有物、朗读起来琅琅上口,最好有押韵,一首诗就是如此“玩”成。

写小说较难玩但也好玩,情节内容可任意处理;高潮、对白、冲突全由自己设计安排;主角的命运、际遇都在你掌控中,你要主角享尽荣华富贵、要他穷困潦倒也可,总之要怎样“玩”就怎样玩,这也是写作的好玩之处。

假如你中文根基好,识字多,见识广,平日又时常舞文弄墨,加上有几分天份,那你写作时,下笔就如有神助,灵感也会源源不断,更能左右逢源把各种玩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写作好好玩,在全情投入创作时,是一种乐趣;文章刊登时,是值得高兴;领到稿费,更可以去享受一餐来犒赏自己。

有人说写作是严肃的事,但我不以为然,因太严肃反而造成眼高手低写不出东西来。写作时应放松心情,在无任何牵挂无任何压力下才能畅所欲言,写出一篇篇好文章。

我把写作当是好玩的游戏来玩,时常玩得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2010年3月27日
中国报【读编交流】

联婚好好笑

日前阅报,看到一则结婚趣闻,好好笑。

重庆市一对新人举行一场名为“蔬菜缘”的另类婚礼。

原来新娘姓“舒”,新郎姓“蔡”,新人为搞点创意,想给自己和宾客留下深刻印象,就以小俩口的姓来做为婚礼主题,从现场装饰、酒席菜单、表演项目全都与“蔬菜”有关。

中国人的姓超过百家,有些姓含多音多义,若把男女联婚的相关姓氏凑合在一起,有些谐音可曲解为另一种诠释,让人看后会心一笑。

若是一方姓吴,他担心的是遇到钱姓爱侣,因两人的姓合起来是“无钱”,此后两人要过着“无钱饮水饱”的日子。若碰到姓田姓楼也一样,无田地可耕无楼房可住。

不要以为姓钱的就是一世有钱人。他遇到花木兰后人就避之唯恐不及,因和姓花的共结连理,大家每天拼命在花钱,日久了也会坐食山空。

白姓人家,处心积虑的是能够找到一位万姓的伴侣,因“百万家庭”是人人梦寐以求的。

台湾艺人况明洁有次受访时说,她希望能够嫁给金姓的人,如果凑不成“金矿”,退而求其次,找个姓梅的,拥有座“煤矿”也不错。

姓蔡的和姓汤的结合日后不愁无菜吃无汤喝,至少每天都有得吃,不必饿肚子。

姓皮人士千万不要找劳姓成为另一半,要不然婚后成“疲劳夫妻”。如果和包姓结为夫妻,包会被人取笑。这和杨韦联婚一样引人发噱,只因姓氏给人联想,搞不好新婚夜就“阳痿”,这才真的好好笑!
(后记:本文内容纯粹是博君一粲,无意冒犯相关姓氏人士,特此声明。)

2010年5月3日
中国报【读编交流】

洋名

在面子书上与侄女不期而遇,侄女又“介绍”她的堂表兄弟姐妹给我结交为“朋友”,于是乎,我的“朋友”在几天内骤增,单是这些侄甥辈人数就有20多人。

“朋友”愈多,固然是好事;但是这下我要猛呑“班纳罗”,因为这些后辈的名字大部份是洋名,每一次我都看得眼眩头痛。

他们每人本来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再取个洋名不是好与不好问题,至少应该在洋名后保留个中文名,如此我才能一目了然,知道是哪一个兄弟姐妹的儿女?而不必在他们的“信息”栏内去揣测身份。

我是根据他们的照片、出生日期去“认人”,但有些没照片没填上出生年份我就难辩认,不知他们是家中的老几?

在家庭成员众多的上一代和我这一代,除了老么一人外,没有一人拥有洋名。如果以洋名来称呼其中一人,在我们家族深根蒂固的传统观念中感觉是“怪怪”的。现在侄甥们几时“纷纷”取个洋名我浑然不知,因在平日,我都以中文名来唤他们。

有个洋名,是时髦还是崇洋?我不知。

2010年5月24日
中国报【读编交流】

秘密

家裡廚房近日發現有白蟻的蹤跡,這下非同小可,因白蟻破壞力驚人,能把天花板、紙張、木板當零食吃掉。

家中藏書這麼多,妻想到白蟻有一項嗜好和家中成員一樣,也是愛啃書的,擔心全部書籍會被白蟻啃後消化一空,忙打電話約了滅蟻公司派人來“捉”蟻。

在工作人員未到來之前,必須先將靠牆的物品、櫥柜移開,方便在地板上打洞及註射藥水。客廳擺放一書櫥,裡面裝滿各種書籍,重量之重兩三個人是移動不了的,妻只好把書本一本一本搬出來,才能搬動書櫥。

在搬書過程中,妻小心翼翼檢查每一本書,看有沒有白蟻啃過的痕跡,結果慶幸書本沒遭到破壞,卻意外發現一個秘密,有十幾本“來歷不明”的歷史小說藏在其中。

原來那是兒子不知何時添購回來,再偷偷收藏入書櫥,以為神不知鬼不覺。

兒子這一舉動,頗有當年乃父之風;不知是遺傳還是純屬巧合,想買書卻是在暗地里進行。妻這一發現,說明一個事實,那是家中的藏書不是一夕間“突然”增加的。

兒子以前愛看科學天文書籍,現在換了口味,愛與古人打交道,我想他與古人神交頗久,十多本歷史故事、人物傳記看起來不像剛買回來的。

妻常鼓勵我們多看書,她不是反對買書,而是顧忌到當書本一天天增加時,書香會誘惑蟻族到來分享閱讀之樂,到時書滿為患時也是蟻滿為患的開始。

2010年4月12日
星洲日报【星云】

回首长廊来时路

那天你問我,將逝的一年中,最常去的地方是那里?我當時想都不必想就回答你:醫院。

是的,我每隔雙週就會到來這里做復健。在步入療房前,必須經過一道長廊,而我每一次到來,都有不同的體驗、不同的感受,更有新的發現。

若你也走在長廊上,和其他正常人一樣,感覺不到它的長,也體會不到行動不便者的寸步難行。我們可能不期而遇,也許你也能看到我走得步履艱辛、跌跌撞撞。

走廊其實不長,它在我腳下就像療程一樣,長路漫漫。無止境的療程,何時才能治好我的頑疾?延伸的長廊,我的盼望能早日結束療程,從此不必在這兒進出。

這是一道普通走廊,若你像我一樣用心觀察,你會發現每天都有不同風景。走廊上人來人往,有病人、病人家屬、醫生、護士、醫務人員、清潔工人,每個人都有任務在身,除了病人。

我是病人,但你不會發覺到我也有“任務”在執行。或許在你眼中,我是另類病人,沒有人像我每次來都在尋找寫作的材料,似乎來這里主要是為寫作,做復健反而成了次要。

走廊上每個行人的言談舉止、表情動作,有的人形色匆匆,有的輕鬆悠閒,有的臉有憂色,有的笑容滿面,這些身體語言,不是在透露出一個個故事嗎?

或許在故事背面,更蘊藏一段鮮為人知的隱情。我從他們身上得到的靈感,在這一年就寫下幾篇《長廊短調》。

我的療程從長廊開始,一路走來,不覺已有4年多光景。當初以為勤力做治療、運動,按時服藥,就能在短期內把身體治好,就可不用再踏足此長廊了。

如今長廊依舊,我的步履依舊,每趟仍可見到“舊雨新知”病友,而我的病況也沒多大進展,還得如常前來這道走廊走進還存有一絲希望的療房。

回眸長廊來時路,“路”面地板平坦,我卻是鵝行鴨步走,也不知走到什麼時候,才能教企鵝不再笑我學它走路的樣子。

或者,來年時,你若再問我一年之中最常去的地方是那里?屆時希望我的答案不再是:醫院。

2007年12月7日
星洲日报【星云】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