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星期四

大选几时来?


下一届大选何时举行?时下选民都关心此课题,无不引颈期待。在咖啡店里,茶客谈论的话题,三句都离不开选举的事。

Jib 哥说大选落在 12月也是有可能,尽管年尾风大雨大,但是时间愈来愈迫近,再拖下各界都发出怨言,大家都不能等了。商家在年中就已发难,他们在报纸上说若大选迟迟不来,那些日子商场没有刺激因素,生意是在惨淡经营。

因为大公司工程不敢大开拳脚,有些计划延迟推行,投资者及外资者都在观望,就是不能预知来届政府由谁掌权,所以在这过度时期,商场察觉不到一丝生气。

牵一发而动全身,连锁反应结果,也影响到其他领域,造成市场淡风继续吸,每个商家都叫苦连天。

有些与选举相关的行业,也是在等待大选榴梿快点落下,他们就可早点分到一些甜头。如:印刷商、纸张业、文具店、T裇厂、矿泉水厂等。只要解散国会的消息一宣布,市场马上活跃起来。

在股票行,股友知道,每次在选举期间,那些与选票有关股票一定交易活跃,股价高企不下,他们就可看准时机买进卖出而从中得到好处。

有些靠选举吃饭捞油水的政客和捞友,就是在等这5年一次的到来。政客又可有表现机会、施展口水才技,到处口花花向选民乱盖一场。捞友也是傍友,每次选举一到,他们就开始活跃,每有候选人出现场所,就可看到他们左拥右簇,是造势也好,是托大脚也罢,总之老板一旦胜出,他们日后就会得到米饭班主的照顾。

而现在已获知来届大选可以出征的候选人,则日盼月盼选举快点到来,他们可早点成为人民代议士,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愿望。

  原载   星洲日报 《言路》    29-11-2012

2012年11月26日星期一

江郎才尽


近来隐约感觉到,写作能力渐渐力不从心,不是精神体力大不如前,而是写作题材愈来愈难发掘,脑库创作原料存量逐渐耗尽。

有时在思索题材苦搜不得,也就是灵感迟迟不来;难道年纪渐大,是文思将近枯竭的先兆,江郎离才尽愈来愈近?

这几年以来每天与文字为伍,写作是这生最大的兴趣,若真是到了才尽的一天,脑库挤不出一滴文汁、键盘打不出一句完整的词句时,那个时候我会寢食不思,如坐困愁城,度日如年!

回首在职场的日子,每天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当下我留心观察每一个人的谈话内容和动作(尤其是小动作),下班回到家(或是旅店)将这些情景化为文字,所以那些年每天都有取之不尽的写作题材。

当时就有一些文友羡慕我的工作,赞我走过很多地方,接触人多、见闻也广,搜集写作材料比谁都方便和容易得到,一坐下来就有灵感可以即时挥笔疾书。

我多年前已从喧闹的商场退役,因行动不便,不能去找文友从喝茶谈文说艺,从此远离了商友文友;现在窝在陋室修身养病,在清静的环境怡然自得,多数时间是在我手写我心。

有人说生活是创作的泉源。诗人陆游就写过这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想理解创作、有志写作必须亲身去体会和实践,有了生活,才会有灵感。我每天在生活着,不过过的是和多数人稍有点不一样。我足不出户,所以接收不到外面世界瞬息万变的信息,看不到社会上追随时代步伐的变迁,听不到来自咖啡店市井小民的心声,我可说是和现实脱节,写作泉源就断断续续,只好自己另找源头,就样创作生涯离江郎才尽才不会更早来到。

   原载   中国报 《读编交流》    20-11-2012

2012年11月23日星期五

人人爱读面子书


若要人不知,除非不把大事小事写在面子书。

面子书非以纸张印刷钉成册,此书以网丝编织,想阅读就要上网。

每个读者都是自愿投进网,有的一网情深,一旦沉湎和网友聊天,或玩网络游戏,迷恋不知返,最终作茧自缚,有者无法自拔,弄得非死不可。

面子书是把双刃刀,这视读者如何选择阅读。有的贴文内容健康可从中获取各方面资料、信息、常识,受益良多。

面子书社交网站可以使两个陌生人发展成为好朋友;但周围有损友在虎视眈眈等待你上钩。

你不小心一步一步陷入圈套后,就难以脱网,愈缚愈紧,成为网中人。

面子书可以使你一夕爆红,家喻户晓;也可使你瞬间身败名裂,成为众人焦点。

这个年代,年轻人谁没上网?谁没上网,就被众人视为不可理喻的怪物。

面友一日不上网,不必等三日,自己就感觉面目可憎。

面子书给足你面子,也可撕破你面子。

有些人认为上面子书就很有面子,可以为自己身价加分。这种论调似是而非,但本身赶上潮流的思想是值得鼓励。

顾客把餐馆招牌上面子书,是为餐馆免费宣传,促使其生意蒸蒸日上,但也会赶走更多顾客,招牌被砸破。

有人不懂得珍惜面子,在面子书上自爆其短,将自己的丑行爆料,和将丑照大大张呈现出来,跟本是马儿不知脸长。

面子书是很好也很有效的宣传平台,欲上网宣传自己,小心谨慎处理遣词用字,好好利用版位以免弄巧成拙。

   原载    中国报 《读编交流》  15-11-2012




2012年11月18日星期日

幸福童年


每个人都有个成长过程不一样的童年,有的是含金钥匙诞生,童年就丰衣足食;有的出生选错家庭,自小就是小当家,过着不是童年的童年生活;有的命生得好,一出世就是小皇帝,童年得到家庭成员无微不至的呵护;故此有的人童年岁月过得舒适快乐,有的日子过得辛酸多过欢乐。

我小时在乡下生活,常听大人说乡下小孩是比城市小孩笨,那些年我头颅还小,脑筋还不发达,果然傻傻笨笨相信大人说的,当时是有些挫折感。

小时没去过城市,不知外面大城市繁荣的程度、小孩如何聪明?只期望自己快快成长,可以早日去到大城市见识一下。

大人又说,城市孩子比较幸福,吃好住好,衣服穿得漂漂亮亮,家里有电视有大车,父母买很多玩具给孩子玩,他们的童年是无忧无虑。

乡村小孩知道汽车可以到处跑动载人,但大部份笨孩子不知道也没见过什么是电视?大人骗说电视机里面藏着一男一女在演戏,那些年资讯不发达,很多事件村民以讹传讹,纯真的我也相信大人不会骗小孩,所以相信机内有人就信以为真被瞒骗了好多年。

我生长在贫困家庭,家里没有一件玩具(其实完全没有玩具)是买回来的;可是我和童伴不愁没有东西玩,我们的玩意多样化,如玩捉迷藏、抛陀螺、打玻璃弹珠、雨后偷跑去小河游泳捉鱼、寻找野山楂树“Y”形枝桠制作拉士得、去橡胶林捡拾橡实籽壳制作风轮、抛五粒石、玩马刹、跳绳踢毽子、在丛林树叶间捉豹虎、放风筝、用阿华田空罐制作灯笼、跳飞机格等繁多花样,每天玩几样也不感厌倦,我们的童年就是与这些游戏伴着成长。

有了这些多数不需花钱就垂手可得的玩意,我们几个穷小子就不会去想要昂贵的玩具,我有看过富有人家的孩子拥有几部跑车、飞机、火车,几个美丽洋娃娃几只猩猩、熊猫;在风起的季节,他们的风筝是用钱买回来的,我的风筝是从河边就地取材的竹枝来制作,中秋节到来时,我就忙着削竹篾花心思制作各种造型灯笼。

我的童年生活若与那些住在高样大厦的孩童来比较,城市孩童哪有我们乡下这一代孩子幸福?我每天脚踏实地踩在亲切乡土上,周遭是乌语花香,兴起时就追鸡赶鸭,闻从牛棚随习习凉风飘送的牛粪味亲贴在脸上,如此接近大自然,与从小到大活在铁笼子里的小孩怎能会嗅到泥土的芬芳?夏虫不可以语冰,他们常吃肯德长大的怎么会了解鸡原来是有毛的?

有幸生长在50年代,我的童年生得逢时,我白天上学,下午回来不必上补习课,那些年没有补习老师这行业,所以也就没有功课压力。

庆幸生得早,手机、电脑来得迟,我年少的思维和时间没有被这些电动游戏操纵,我的身心健康得以全面发展。

每个人的童年过得不一样,我过的是个美丽、幸福的童年。

  原载    星洲日报 《星云》  08-11-2012

2012年11月13日星期二

不可一日无此书


我国每年都有进行年度国民阅读调查,调查结果没有一年令人满意;当局失望,国民也失望,但国人不能怪谁,因为自己有份,要怪先怪自己。

不过,最近国民不爱看书的现象已不存在(?),友人告诉我,现在几乎人手一书,无论在哪个角落,甚至走在路上、在厕所里、饭桌上、临睡前躺在床上,读者都爱不释手在孜孜不倦看书。

开始时还以为本地读书风气已大大改善,这是乐于见到的,也高兴了一阵子,因为以后若有机会出书,至少书可以多卖几本,粉丝增多几人。

后来想想,觉得不大可能,不要以为这里是日本、台湾,我们的社会难道已进步到人手一书的书香社会

近几年来我很少光顾餐馆,最近一次进入享用午餐,令我眼界大开,真相终于大白,原来人手一书指的是面子书。

坐定下来后,环顾四周,食客十之八九成了低头一族,个个忙着上网看面子书。

身旁友人告诉我,这些书友饥饿不是先进食填饱肚子而是先选择上网,说明他们患上阅读饥饿焦虑症,已达到严重程度。

友人进一步开导我,现在年轻人没有上面子书开个帐号是会被人讥为怪物,中年人不上面子书是没有面子,乐龄人不懂得上网是不懂得发掘生活乐趣。

他又补充,只要书友不沉迷于网海,不作茧自缚于网络里,能分辨是非,从面子书中也可以得到很多好处,如获取资讯知识、寻回失联亲友、结交良师益友、开拓视野、分享生活乐趣。

我听后茅塞顿开,当初发明面子书的人,他怎么会想到这一片网,发展到今天,功能竟会如此无远弗届,牢牢控制我们的生活节奏,牵着我们的喜怒哀乐,难怪个个书友乐此不疲,一日不可无此书。

  原载    星洲日报 《星云》  30-10-2012



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

画里乾坤


权叔是个潦倒老画家。他的画懂得欣赏的人就称赞美,说不美的人他懒得向他们解释,他认为各花入各眼,不会欣赏也罢,说不美也好,也不会为迎合众人的口味而改变画风。

有的女人难以适应权叔的生活习惯,太太就是因他有艺术家脾气改变不了而选择离开。

权太太离去时连唯一5岁女儿也带走,已近20年了,他平日就靠卖画维持生活。
这么多年来他们没有见过面,权叔曾经到过太太居住的城市找她几次,她就是避而不见,权叔也只好死心了。

但是,他还是对她难以忘怀,时常想念她;尤其是她美丽的脸蛋更常在梦中出现。离开那一年,她才40岁,正是花样年华。

权叔打算两个月后开个人物画展。为了充实作品内容,他致电艺术学院,想要租借一位模特儿;他担心模特儿不想上门,在电话里他强调不强求宽衣解带,只要面貌好看就可。

3天后模特儿来敲门,权叔开门时,一眼看到面前的这位美眉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怎么可能。。。。。。?

美眉简直太像新婚时的太太,尤其是圆溜溜的大眼睛,当年权叔就是喜欢这双会说话的眼睛而展开热烈追求。

两人自我介绍,她告诉权叔洋名叫米雪。权叔端上一杯热饮,不多说话就在客厅也是画室开始工作,模特儿选好位置摆好姿势,权叔全神贯注一笔一描,其实这个时候他情绪怎能平静呢?脑子一直在想,相像度达百分之九十的这个模特儿会不会是太太化身回来看他?

半小时过去,权叔已画好两幅作品,一幅是半身,一幅只是人头画。两幅比较,他觉得半身画比较像眼前的美眉,人头画就像年轻的太太。

权叔在画上题款:献给爱妻吴丽花。

题毕。他思绪开始跌入回忆的梦境,当年恩爱情景一幕幕倒带,想着想着泪水不知不觉掉下,画笔也从手中掉落。。。。。。

待米雪走近,叫了一声叔叔,他才如梦初醒。

她仔细欣赏画中自己的美态。当看到了右边的几个字时,差点喊出声来,不过还是保持冷静,淡淡的说:真巧,我妈的名字也是吴丽花。


权叔一听,心悸动一下,紧张问道:那你妈现在哪里?

他不等她回答,就迳自走进房间。

须臾,权叔手上拿着一张照片出来交给她看,指着人物说:这个是我,这是我太太,中间是我女儿。。。。。。

米雪看得入神,想着照片中的女人不就是。。。。。。?

那你可以给我知道你原来的名字吗?权叔急着问道。

林紫薇

林紫薇?肯定是了!权叔心想。

此时权叔目光落在米雪身上打量,米雪也正好望着权叔多看一眼。

正当他们四目交投时,两人如触电般相碰迸出强烈的火花,不约而同走前一步情绪激动拥抱起来。此时,父女泪如雨下,哽咽中只听到彼此亲切轻轻叫对方一声:

爸爸

紫薇

   本文获得第 12 届南大校友会微型小说比赛入围

 

2012年11月8日星期四

民宿的旧报纸


我提公事包的日子,每月有半个月人在外坡招生意,晚上多数投宿民宿,若民宿没有空房才住旅店。

我有个习惯,就是晚餐后,回到民宿就找报纸看。有的宿主有订阅报纸有的没有订,没有订报的房客不愁没报看,因为在客厅角落,旧报纸堆中任你看个够。

推销员白天忙着找客户,没有时间翻阅当天的报纸,就算客户的店里有报纸,你也只是浏览标题,新闻内容不能详细阅读。

我多年的观察,发觉不是每个推销员每天都有阅报,不像我一日没有看到报纸比没看到情人还痛苦。我阅报目的之一是可以从中获取商业资讯,在和客户交谈时就可派上用场。

在外坡只有晚上才得空阅报。我也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在旧报纸堆中翻翻找找,找过期的各报副刊和地方版。报纸新闻过了一天就成旧闻,我不想要;地方版是区域性新闻,你越州后就看不到,我想看;副刊不会过期,而且里面有我关注的文艺版文章和作者,每份副刊我是求之不得。

民宿老板每个都很慷慨,旧报纸任你翻任你拿,我时常顺手牵羊,拿几份进房,当晚就可开夜工看个痛快;看不完隔天塞进公事包在等客户的空档时可以边看边等。

这些旧报纸是房客离开时留下的。我有时拿到昨天的夜报(当是今天报纸来看),房客昨晚看后就不想带走。

有的旧报看似原封不动,整份像是刚买的没有翻阅过,我猜想这房客是要对万字票揭晓号码、对新闻没兴趣看。

我有一次在某民宿的旧报纸副刊上找到一篇拙作《作家与歌星》,我以为这篇被投篮了,原来有刊登出来,令我喜出望外。

    原载   光华日报 《新风》   24-10-2012

2012年11月6日星期二

《百宝公事包》后记


                      (一)
3次找上你,没有其他目的,只是请你为《百宝公事包》写序;我一开口,你没多加考虑就答应了。

我们之前曾有两次合作愉快,你爽快作风一如34年(1978年)前,我第一次找你为《奔驰以外》写序一样,你说为文友助一臂之力是义不容辞的。

啊!34年了,我们从开始认识、交往至今刚好三分之一世纪,这期间文坛有过大大小小事件发生,人事变迁、浮沉也几番新,我们的友谊还是稳固如昔,并不因外界种种的冲击和影响而受到动摇。

有想过出第3本书时,序文还是留给你写。我一路走来的写作历程,文章风格和写作环境你是熟悉的,这点你在为拙著作出点评时可做参考,而我期待的是你能毫不客气指正拙文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无需考虑我们是好朋友的关系。

感谢你在为马华文坛事务奔波忙碌之际,抽空拔笔相助。
               (二)
我喜欢写后记,也想过有机会第3次写后记的一天,美中不足的是间隔了一段颇长时间,离开第2本《方圆以内》的后记已是20年前的事了。

啊!20年,20年后庆幸仍留在写作圈里,得以喜爱的方块字继续来创作,间中曾因工作关系和文字藕断丝连,但对自己的母文有种特殊感情,到头来还是不离不弃,难以割舍。

我不幸于2003年中风,不单失去工作能力,迫得把公事包扔下,也不能再以右手提起笔涂写。这期间赋闲在家闷得发愁,心想可能从此就和写作划上休止符了(当时还不会电脑打字)。后来想到我还有完好的左手,只要加以训练,假以时日就可以延续我的写作生命呵!

有一天,接到中国报副刊主任陈振华兄来电,邀我写专栏,他说我在商场浸淫多年,见识比人广,就建议我把过去在商场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于是《百宝公事包》专栏就和读者见面了。

我任零件商营业代表30年,足迹遍布西马各城乡,接触过各式各样客户,吸收到不少宝贵处世、经商经验,和体会到商场各种人情冷暖,这何止五味杂陈都尝遍了,这些鲜明印记,我都一一写下来。

专栏文章写于200512月至200810月,在近3年期间一共发表282篇,我就中挑选出80篇来结集出版。

本书在筹备出版期间,感谢雪隆车辆机械零件商会资助,郑桂珠(佳嘉)文友穿针引线和奔走接洽出版事宜,叶啸兄惠赐序文,陈振华兄拨出版位给予文章发表,谢铭煌兄的协助,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
                           
原载  中国报 《读编交流》  02-11-2012

2012年11月1日星期四

低头族


在中秋谜会上,我出了一道谜:谁最爱思故乡?射三字潮语一。

有谜友猜是李白,谜友解释因为李白是《静夜思》的作者;有人猜是月光族,猜者可能是想到打工一族月底钱花光了,就会想到故乡的家人会汇钱过来救济。

最后有人猜中,谜底是:低头族。他是从低头思故乡诗句中得到启示。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改进和普及,现在低头族人口愈来愈壮大,其中年轻人佔大部份。

低头族是指一些面友,对着手机或电脑低着头孜孜传简讯、上网、看视频。这些情景经常在轻快铁车厢内、在银行排队中、在餐室见到。我时常看到有人走路低着头,不是看路是在看手机,我在怀疑他的生活(工作)忙碌到要分秒必争上网?朋友说他的孩子坐在马桶上也是头低低,伴着香气在上网,如此必会延长如厕时间,这对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在餐室最容易见到低头族,有时整桌人一坐下来就只顾低头,然后各施展一指功,对着这一方小小屏幕全神贯注拨弄,大家手指动作一致且沉默不语,而怪现象中的怪现象,各人嘴巴只有进食时才会开口。

我曾观察到此场景,是一家数人在用餐,当中一长辈没人与他说话,他不甘寂寞就想与一年幼者谈几句,怎知自讨没趣,该孙儿(我猜是孙儿)对爷爷睬都不睬,头也不抬起继续低头苦干。

曾听闻有个家庭家人平时甚少亲切交谈几句,白天各自上班上学去了,晚上回到家吃过晚餐后,父母在客厅阅报看电视,电脑是开着的,是要方便监督在楼上的两个儿子,儿子忙于低头上网,有什么事他们就以电脑沟通,儿子也以文字回复。

现今社会低头族无所不在。在每个社群、家庭或聚会,低头族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冷漠,亲情也愈来愈淡薄。

  原载    南洋商报 《商余》   24-10-2012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